本报武汉10月1日电(记者夏斐通讯员欧晓平)柑橘园遭遇秋旱,如何保湿?日前,湖北荆门市石牌镇彭墩村农民古学智在家门口的农家书屋找到了答案:先浇水,再用稻草覆盖,水分蒸发可比露天减少40%左右。在荆门,藏有20多万册各类图书的300多个农家书屋,成了农民科技致富的“智囊库”。
荆门市委常委
荆门市成立由宣传、文化、新闻出版部门组成的农家书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市区、乡镇对农家书屋的软硬件建设统一标准,如书屋应至少保证40平方米藏书面积,长年全天开放,完善图书保管、更新、借阅、交流机制;每个书屋总藏书量不得低于1000册,其中新书不少于600册。
荆门市的大部分书屋与“农民之家”、“村级文化科技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合二为一。聘请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兼任书屋管理员,每年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对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性农家书屋,由新闻出版部门核发《经营许可证》,方便其开展文化经营活动。对年藏书总量达到600册以上,基本设施相对完善,管理比较规范的书屋,每个予以2000元至10000元补助,调动农民自建和完善农家书屋的积极性。
市农家书屋建设督办工作组不定期深入乡镇、村组实地检查,抽查藏书数量、种类,翻阅借书登记卡,了解村民开展读书用书的情况和效果。同时,由宣传、文化部门牵头,对图书的分类、借阅、登记、采购等六项管理,开展业务指导和集中培训。
荆门市把农家书屋建设纳入市县两级新农村工作队的考核内容,“农家书屋”建设成效不明显的,工作队年底考核不能评为优秀,两年内未达标的不能评为合格。
荆门市通过多方扶持、对口援助,精心建设“农家书屋”。省、市级文明单位每两年援建一个书屋,县级文明单位每四年援建一个书屋,援建情况被纳入下一届文明单位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另外,荆门市还动员机关干部、爱心企业、在外成功人士等各种社会力量,共建农家书屋。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组织市直单位和机关干部捐书、购书。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社会各界捐助《新农村书屋》丛书2800多套,捐赠科技丛书6000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