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梨园名家聚京共话京剧发展

2008-10-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王建明、吴力田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0月2日电“这便是谭鑫培故居的老样子。”今年86岁、曾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程砚秋琴师的金玉书与今年74岁、朱斌仙之子、父子两代傍荀慧生、六代梨园世家(第四代)的朱锦华,在北京炭儿胡同“大栅栏街区档案史料展”的“梨园之乡”现场的老照片下亲切地指点着。近日,数十名曾在北

京大栅栏地区工作和生活过的京剧界前辈,以及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后人们汇聚一堂,共同品评展览。

在随后于大栅栏内狗不理包子铺举行的联谊会上,北京市宣武区政协主席喻建平表示,“大栅栏街区档案史料展”,以详实的史料诠释了大栅栏地区作为“梨园之乡”的沧桑历史,今后宣武区要进行实地调查,挖掘历史资料并整理老京剧艺术家们的口述史料,他希望大家一起把宣武建设成为繁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地。

据悉,目前还发掘出一批可复制利用的历史照片,如今年69岁、萧长华之孙、著名小生、五代梨园世家(第四代)萧润德保存的他曾祖父萧镇奎(在程长庚的老三庆班)于民国四年在丰泰照相馆照的玻璃底片的照片;今年70岁、叶盛兰之子、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六代梨园世家叶蓬,今年69岁、杨隆寿后人、杨盛春之子、著名武生、六代梨园世家(第五代)杨少春和萧润德三人小时候的合影,他们的父亲当年在富连成科班就是一个班的,如今三人又成了中国戏曲学校的同班同学……

叶蓬代表京剧界希望宣武区能够继续抢救文物,如修复谭鑫培故居和老戏楼等,尤其是谭鑫培故居外尚存的那个拴马桩,它曾拴过刘赶三、杨小楼等一大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轿车,是幸存的实物历史资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