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系乌蒙结硕果

2008-10-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吴晶晶 我有话说

 20年前,地处乌蒙山区的贵州毕节,开始了一场向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宣战的改革试验。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建立发展,始终与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毕节试验区20年的实践,开创了一条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探索之路,也成为了发挥多党合作优势,积极参

与、努力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范例。

倾情扶助破难题,深入调研献良策

毕节地区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系中段,山高谷深,土地贫瘠,是全国出了名的贫困区。为了使毕节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1988年,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

绝对贫困人口占65.4%,森林覆盖率仅为14.94%,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2.7%……试验区建立之初,需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亟须一个科学的发展思路和规划。

在中央统战部倡导组织下,一个由各党派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帮扶毕节发展的智囊团――“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很快成立了,并确定“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试验区三大主题。

指导制定毕节1989 年至2000 年、2008 年至2020年的改革发展规划和若干子规划,提出发展“两烟”、生态畜牧业、绿色林果业、煤电一体化等特色产业,建设隆黄铁路、贵毕公路、产业投资基金……近20年来,这个已历经四届的专家组深入试验区厂矿、农村考察调研,认真为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进行规划论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先导性的发展战略和建议,使毕节避免了在重大发展战略上的决策失误,少走了弯路。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也纷纷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毕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组织专家围绕农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等课题深入调研,为毕节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从帮助加强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到培训农民工、农业科技人才;从干预缺陷生育,引资建设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到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改建贫困农户房屋;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毕节发展需要什么,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就关注、支持什么。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还积极牵线搭桥,向外界推介毕节,帮助沟通协调。毕节地区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生态修复项目、石漠化治理项目、毕节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快速铁路项目水火电站项目等,都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得以立项和实施的。

他们还就关系毕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提出提案、议案,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协调和沟通。

“在中央统战部的组织协调下,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专家顾问组主动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二十年如一日携手扶持、全力帮助一个地区,倾注感情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帮扶范围之广,参与专家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贵州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龙超云说。

智力支边洒汗水,对口帮扶硕果累

毕节市梨树镇上小河村的村民龙燕如今是村里出名的养鹅大户。2005年,她在民盟中央、民盟贵州省委的帮助下,成了莱茵鹅养殖示范户。民盟中央不仅向她家赠送了孵化器,还派专家进行培训。现在,她家每年靠养鹅能收入四五千元。

在龙燕的带动下,上小河村成立了莱茵鹅养殖专业合作社,正计划建设一个15亩的莱茵鹅养殖区,发展养殖户100户。这正是上小河村成为民盟中央、民盟贵州省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建村后的新变化。

在毕节试验区发展中,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与毕节地区各县市建立了定点支边扶贫制度,倾力进行对口帮扶。他们分别针对自己的联系县,通过决策咨询、项目协调、投资推介、选派干部等方式,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和农业、教育、卫生等事业,不断改写山村的落后面貌。

引种特色经济果林、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养殖能繁母牛、开展生态旅游……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在毕节的扶贫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援助,更强调“内源式”发展,扶贫方式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通过智力的支持和项目上的扶持,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贫困问题。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试验区建立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专家组始终把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口素质作为着力点。民建中央引资232万元,在毕节地区及黔西县修建和改建学校18所;民进中央在试验区及金沙县实施“教育西行”计划,培训教师;致公党中央引资在毕节设立资助贫困学生奖学金,援建毕节特殊教育学校;九三学社争取国家部委资金,为农户举办科技知识培训;农工民主党与大方县政府联合成立“前进技术职业培训学校”,先后举办了经果林管理技术、茶叶栽培加工、耕牛改良等农业综合实用技术培训计49期;台盟中央集资10万元、其他捐资128万元,在赫章县援建中学10所、小学123所……

长期以来,毕节地区生态破坏严重,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积极帮助毕节恢复生态,治理石漠化,进一步改善试验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在他们的呼吁和支持下,长江防护林、坡改梯、退耕还林等工程已初见成效。如全国工商联多次组织专家学者为织金县的石漠化治理进行把脉,探索生态建设新路子,帮助织金的森林覆盖率从8.3%提高到了40.3%。

同心建业只为民,多党合作谱新篇

在纳雍,好多人都知道民革中央有一位“视纳雍为故里”的郑大姐。她就是原民革中央经社部的郑心楠同志。

10多年里,郑心楠义无反顾帮扶纳雍,仅在从北京到纳雍的路上就留下了往返50余次的记录。翻开由她整理的民革在黔智力支边扶贫大事记,50多件繁复的工作、上百条重要的信息反映出纳雍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映照出民革扶贫10多年艰辛而又熠熠闪光的工作。

郑心楠只是一个代表,由责任和爱心编织的毕节情结,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成员中延伸着。20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动真情、下大力、真扶贫”,明确提出了“不脱贫、不脱钩、脱贫也不断线”的口号,促进了毕节经济社会发展,也开辟了多党合作、支持开发扶贫的新空间。

据统计,20年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专家顾问组为试验区直接投入资金1.21亿元,引进资金4亿多元;联系项目80多个,涉及资金300多亿元;培训干部1.75万人次,共建各类学校119所,为毕节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今的毕节,已从传统观念和落后面貌中解脱出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在发展的道路上奔跑。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毕节人民一定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新华社贵州毕节10月5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