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意涵、误区与生态文明之关系
钟茂初在《学术月刊》2008年第7期撰文指出,“可持续发展”并不是指经济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增长态势,而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得以保障前提下的“发展”。在这一本质认识的基础上,还应认识到,现实发展中“经济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向多样的转变过程。梳理、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历史、现实样态、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对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为此,《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发表了一组学术文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苏州科技大学任平提出了“出场学”研究视域即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的哲学范式。该研究范式强调在历史语境、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三者关联中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逻辑。从历史到当代的地平线转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地平线从“当年”到“当代”的发展,从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总体逻辑。中国人民大学郭湛认为,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范式转换意义的发展,可从理论与实践、存在与规律、主体与活动、生产与发展、文明与交往五个方面来讨论。在这些范式转换中,主体与活动方面更具核心意义。从主体性到公共性,是主体与活动性质演变的大趋势,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的根本走向。南京大学张亮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范式的生成历史及研究者对各种新范式的建构尝试的反思指出,传统范式是中国学者在独特的中国语境中,融合优秀的传统治学方式后自主再创造的结晶;而新范式的建构尝试则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繁荣。
共赢组织与共赢环境建设
李习彬在《新视野》2008年第4期撰文认为,所谓共赢,是双赢关系的进一步升华,即在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时,不仅要求实现相互交往的各方都获得好处,而且要求一定不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利益为代价。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民主与法治建设提供宏观层面的制度保障,而且需要可操作的具体实践路径夯实其微观基础,共赢组织与共赢环境建设,正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条重要微观途径。创建共赢组织与共赢环境,应该像创建学习型组织那样,进行科学地规划和组织:领导者树立明确的创建共赢组织和共赢环境的个人愿景,通过组织学习变成组织的共同愿景;领导者将创建共赢组织和共赢环境纳入重要议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先进而可行的规划;通过规范化管理,使共同愿景和规划转变为行为的准则并落实到常规的业务工作程序、标准和方式方法之中。
感性:哲学向“人”的回归
张彦杰在《学术交流》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感性”在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西方传统哲学中,感性一直是在实体本体论及其赖以支撑的认识论传统之下被理解的。在这种框架下,感性在二元对立的思维中,或被抽象化为人的认识能力,或被直观为感性本体,但都远离了人的生命的现实性,导致对“感性”的理解是外在的,是与人相分离的。在马克思哲学中,感性被赋予了生命意义,感性是人的生命感性,是人的生命活动。马克思哲学从感性的人和人的感性活动出发,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对感性世界能动改造的理论论证,表征出人谋求生存,改善生存,谋求安身立命的理想前景,从而克服了传统哲学理性主义和直观主义的抽象性错误,超越了旧哲学的本体论倾向和思维方式,使感性成为“人”的感性,实现了哲学向“人”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