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农学部最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世界首例“带有抗猪瘟病毒基因的克隆猪”培育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在转基因抗猪瘟病毒育种研究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自193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现猪瘟病以来,猪瘟一直是威胁世界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每年给各国造成高达几十亿美元的损失。以我国为例,
那么,在吉林大学农学部诞生的世界首例“带有抗猪瘟病毒基因的克隆猪”背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2004年8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整体移交地方并入吉林大学,成立了吉林大学农学部。成立之初,农学部党委就确立了“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不惜代价引进人才,千方百计聘用人才”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成功培育了“抗猪瘟克隆猪”课题组的首席科学家赖良学和科学家涂长春、李子义、欧阳红生,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先后被请到农学部、聘到农学部、留到农学部的。此后,吉林大学农学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部先后投资近千万元,搭建了科研平台,改善了科研环境,为培育“抗猪瘟克隆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培育“抗猪瘟克隆猪”,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科研课题。这一课题涉及到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动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动物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等8个学科门类。
据首席专家赖良学教授介绍,这一课题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协作攻关完成的。他们将能抑制猪瘟病毒的基因转染到“中国实验小型猪”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内,以此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制备猪克隆胚胎后,再移植到杜洛克代孕母猪体内。从科研环节上划分,可以分为三个技术环节,首先筛选出抗猪瘟病毒的基因,然后将筛选出的抗猪瘟病毒基因转入到体细胞中,最后是体细胞克隆胚胎的构造和移植。整个培育技术流程环环相扣,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需要从头再来。其中仅筛选抗猪瘟病毒基因这一项科研环节的工作量,就相当于一个博士生完成博士论文的工作量,大致需要近两年的时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在第三环节中,他们先后做了10头受体猪(代孕母猪),前8头都失败了。
9月9日下午5时40分至7时10分,在吉林大学原种猪场,一头杜洛克代孕母猪在怀孕114天后顺利产出了三头健康克隆仔猪,体重分别为 1050 克、1100 克和550 克。经过对仔猪细胞进行基因检测证实,该“克隆猪”的细胞带有所转入的抗猪瘟病毒基因。10月4日,另一头受体猪也顺利生产。
欧阳红生教授介绍说,这一课题的成功还融合了其他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力量。为了这一课题,先后有40多名研究生和博士生参与到了这项工作当中来,其中有10多名学生还参与了核心工作。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临床兽医学的谢光洪老师,先后10次成功地完成了受体猪的外科手术。
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农学部党委书记、学部长韩文瑜教授说,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在深入进行当中。目前课题组只是检测到克隆猪带有所转入的抗猪瘟病毒基因,进一步的抗猪瘟病毒检测试验,大规模繁育扩群,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检验检疫,这一过程还需要3到5年的时间,技术上才能进一步的成熟。到那个时候,养猪业将不再受猪瘟疾病的困扰,将会极大地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