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过去五年,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不断壮大的工人阶级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
服务大局,建功立业――工人阶级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
对在工运战线工作了30个年头的昆明市总工会主席杨丽来说,2006年5月14日,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那一天,在云南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农民工工会工作联络站,同困难职工、农民工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并对工会工作人员提出具体要求。“这些年来,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杨丽至今还清晰记得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时的一幕幕感人场景。
其实,这只是近年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视关心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中国工会十四大五年来,中央领导集体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高度重视,一次次考察座谈,一项项英明决策,一个个重要指示,无不倾注着深情和期待,为工会工作蓬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创造了良好条件。
国家的每一步跨越,都凝结着工人阶级的心血和汗水。五年来,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年均经济增速在10%以上,经济社会沿着又好又快的航向前进;祖国建设日新月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奥运工程、载人航天等重点项目中,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广大职工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巨大贡献,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介绍,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五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已成为工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祖国的北疆到南疆,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神州大地处处都洋溢着建设祖国的热潮。在全国总工会的激励下,广大职工广泛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各项建设事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从全国总工会了解到,自全国总工会2007年8月部署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要求创一流工作、服务、业绩和团队以来,已成为推进“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的重要抓手。2008年4月,全总首批命名了1055个全国“工人先锋号”,各省(区、市)、全国产业工会命名了5221个“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在全国范围各行各业由点到面普遍开展。
与此同时,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开展。青岛港工人许振超――作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近年来已享誉全国。凭借“技术绝活”创出“振超效率”的许振超,目前拥有的一个身份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面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各级工会把造就高技能人才与普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评聘“首席工人”等“学技术、练本领”活动,一大批知识型、创新性、专家型工人脱颖而出,推动形成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展示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时代风貌。大力弘扬伟大的劳模精神,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下对劳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劳模、关爱劳模、热情为劳模服务,一直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五年来,全总集中授予2335个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619名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对在抗击非典疫情、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国防建设工程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以及在国际奥林匹克体育竞赛中获得金牌的300个先进集体和563名先进个人即时授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尊重劳模、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成为社会上的良好风尚;劳模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建设国家、奋勇前进的重要精神动力。
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推动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五年来中国工会立足国情会情,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作用,以人为本,促进和谐,书写出崭新篇章。
“切实维权”是工会组织的神圣职责。如今,只要走入任何一个工会的办公地点,举目抬眼,总能看到“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等言简意赅的标语。
近年来,中国工会明确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确定为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方针,并提出“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解答了新形势下中国工会“维护什么、怎样维护”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成为了各级工会组织的行动指南。
五年来,中国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道路上不懈前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全总重点参与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征求劳动合同法(草案)意见收到的近20万件修改意见和建议中,63%的意见、建议来自职工群众和工会。
在企业层面,各级工会努力推动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以集体合同制度为例,到今年6月,共签订集体合同109.1万份,覆盖企业183.4万家,覆盖职工1.4亿人,分别比2003年增长62.1%、51.0%和38.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16日,世界500强之一的沃尔玛在华108家建会企业全部开展了集体协商并签订了集体合同,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援助网络基本形成。到今年6月,全国工会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33.2万个,工会法律援助服务机构6178个,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32.2万个。以这些组织为依托,各级工会加大对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重大案件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在那些侵犯职工合法权益重大案件面前,如山西洪洞县“黑砖窑”、麦当劳和肯德基等企业涉嫌违法用工、华为公司辞职竞岗等,工会态度鲜明,积极进行调查处理,不仅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而且扩大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各级工会还发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并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健全了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网络体系。
作为一项传统工作,帮扶困难职工至今依然是各级工会的重要工作内容。送温暖活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金秋助学活动已经成为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工会工作品牌。从2003年到2007年,各级工会通过自筹资金、政府拨款、职工和社会捐助等形式累计筹集送温暖资金129.4亿元,走访慰问了53.2万家(次)困难企业和2610.6万户(次)困难职工家庭,100%的地级城市和91%的县级城镇已建立帮扶中心,169.7万多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上学梦。
目前,中国农民工已经超过2亿人。关心农民工,帮助农民工,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新时期下工会工作的新任务。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制定《关于推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十项工作机制建设的意见》;把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列入工会与政府联席(系)会议;协助政府做好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和失业保险工作;积极参与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和实施方案的制定……这些有力的举措,无不彰显着工会在维护农民工权益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工会已有农民工会员6500万人。为保障广大农民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工会积极推动优秀农民工依法当选各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有3名农民工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外,在即将召开的中国工会十五大的1800名代表中,也有47名农民工代表。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道路不断前行,工会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工会事业蓬勃发展,如今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五年来,中国工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社会作用更加突出,覆盖面不断扩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提出,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理论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工会有着2亿会员,是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工人组织,工会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工会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指明了新世纪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向。2005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四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系统回答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重大问题,指明了工会工作的前进方向。
组织,是工会做好工作的基础。五年来,工会组建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面对职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流动性显著增强、企业用工方式复杂多变、大量职工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的状况,各级工会坚持把组建工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全总通过强化考核,加大投入,推动全国基本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建会激励体系;积极转变建会方式,把自上而下推动建会与指导职工自下而上自觉建会统一起来,探索出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市场工会,项目工会,楼宇工会等多种组织形式,乡镇(街道)工会―村(社区)工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会组成的“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基本形成。
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到今年6月,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数170.2万个,覆盖单位355.6万个;全国工会会员总数20867.5万人,与2003年相比,全国会员净增8527万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会在推动世界500强在华企业组建工会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今年6月上旬至9月底,全总在全国范围开展进一步推进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组建工会的集中行动。截至目前,全国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在华4100个法人单位中,已有3370家组建了工会,建会率已达82%,发展会员201万人。
五年来,中国工会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转变。积极探索和完善基层工会主席产生机制,推进基层工会干部队伍的社会化、职业化,保护基层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这些机制的建立,使工会工作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年来,中国工会还不断创新对外工作平台,日益扩大了自己的国际影响。自2004年起,中国工会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还举办了“非洲国家工会研讨会”“阿拉伯国家工会研讨会”等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工会领导人研讨班等,宣传了中国工会的维权工作和构建民主和谐的国际工会关系的主张,团结和凝聚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会力量。中国工会与欧美大国工会和国际工会组织关系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际工运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年6月2日,中国工人代表以高票再次当选国际劳工局工人组副理事。中国工人代表重返国际劳工组织决策机构,意味着中国工会对外交往的一次新胜利,拓展了中国工会参与重大国际劳工事务的国际活动空间。
历史的车轮,镌刻着过去的辉煌,也承载着新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工会,必将团结动员全国亿万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