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几年如一日,一年中只有大年初一一天放下工作;致力于开发中国自己的大型煤气化技术,去世前三天还在关心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华东理工大学的于遵宏教授将72年的生命燃烧出最灿烂的光华。
几十年如一日醉心工作
熟悉于教授的学生都知道,老师一年中只有大年初一才休息,其他时间,永远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于教授去世后,学生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于教授在1987年写的一张手稿,上面记录着他一辈子信奉的汗水哲学:扩大工作实践的可行领域,尽可能把节假日、星期天的时间用上去;凡工作需要而身体亦能支持得住时,减少睡眠时间……
在四十多年的工作中,于遵宏教授始终坚持着他自己的汗水哲学。于教授的学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王辅臣教授至今还记得:2000年夏天,多喷嘴气化试验技术进入关键阶段,64岁的于教授多次去工厂,最多时一待就是一个月,每天只睡两小时,顶着摄氏40几度的高温坚守在装置旁边测数据……
让煤气化技术走出国门
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多煤的国家。20多年前,在石油化工蓬勃发展的时候,于遵宏教授却根据我国的能源状况看到了煤气化技术的战略地位。
我国的大型煤气化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据估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引进的外国煤气化装置,仅专利实施许可费就高达3亿多美元。面对这种情况,于教授立下宏愿:“一定要开发中国自己的大型煤气化技术。”他开始致力于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提出许多创新性的学术观点,主持开发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煤气化技术,打破了跨国公司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
培养学生不遗余力
作为一名科学家,于遵宏教授鞠躬尽瘁。作为一名教师,于遵宏教授同样呕心沥血。在于教授多年的精心培养下,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今天兵强马壮。目前这个团队有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于遵宏教授常给学生们压担子,让学生负责课题,自己则在后面为学生撑腰。在于教授手把手的带教下,许多初出茅庐的小青年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科研、教学骨干。
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于教授想的还是工作和学生。去世前九天,于教授特地打电话给王辅臣,叮嘱他注意身体;去世前八天,于教授了解两位博士生的论文进展情况;去世前三天,刚从昏迷中醒来的于教授给一位博士生打了半小时电话,讨论她的课题报告。学生们回忆说,病榻上的于教授,只要是谈工作、谈课题、谈项目,就会有百倍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