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返社会思想的前沿

2008-10-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瑞华 我有话说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我读到了蔡桂林创作的《国家大道――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纪实》(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通过这部长篇纪实作品,我感受到了责任感、使命感兼备的作家们重返社会思想前沿的热情和努力,感受到了由此产生的文学力量。“新时期”文学的血脉不断,发扬光大。

《国家大道》思想

开阔。它是第一部全面记录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宏伟而壮美历程的作品。这类选材,很容易局限在对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过程描写上。然而,《国家大道》没有。尽管它不乏对过程扎实而精彩的记录,但它始终把这个过程置于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宏阔背景和全球一体化的现实进程中加以双重审视,呈现出开阔的视野。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建成通车,实现了中国高速公路“零”的突破。中国的高速公路得益于改革年代的“松绑”,不断获得政策措施的支持;得益于起初叫“建设政策”、此后叫“建设市场”的不断放开,特别是从加快交通业的发展需要出发,将之纳入全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公路建设资金来源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使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10年前,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发展困境时,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高速公路建设被遴选出来,肩负起拉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历史使命。这时的高速公路不仅仅是使汽车跑得更快、更畅通的“路”,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象征。它拉动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它更把中国的经济发展“拉”向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就这样,《国家大道》纵横捭阖,收放自如,引领读者站在思想的高处,俯瞰历史与现实,领略开阔之美。

《国家大道》思想深邃。它从“交通”这一独特的视角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即所谓“江河经济”时代、“海洋经济”时代与“路桥经济”时代。21世纪就是“路桥经济”时代。它来势凶猛,势不可挡。因为其中潜藏着不沿海不沿边幅员辽阔的内陆地区长久积压的惊人力量;因为其中潜藏着不沿海不沿边疆域无垠的内陆地区生长着的无限渴望!中华民族准确把握住了人类社会这一强劲脉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战略选择,用巨大的国家力量架桥修路。于是,桥,如月,在中国天空上天天升起,光辉沐浴着经济的繁荣;路,如弓,在中国的大地上时时张开,以自身无尽的力度直指富裕的未来。《国家大道》以雄健的笔力写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力量,令人信服地得出了高速公路是中华民族促进经济均衡发展、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的历史结论。――就这样,《国家大道》以深邃的思考吸引读者,字里行间呈现出的是思想的美感,充满着启示力。

《国家大道》思想犀利。毫无疑问,《国家大道》是献给建设者的高亢颂歌,是献给改革开放的嘹亮礼赞。然而,这一点也不妨碍《国家大道》显示它的思想锋芒。我甚至认为,恰恰是它的锋芒,提升了这部主旋律作品的认识价值和阅读价值。中国高速公路从零公里到拥有1万公里用了11年,从1万公里到2万公里用了3年,从2万公里到3万公里只用了1年半。现在,中国人以铺地毯般的从容,以每年5000公里的速度把华贵铺展到大地上,用2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六七十年走过的历程。面对令世界刮目的成就,《国家大道》没有一味沉浸在喜悦之中,它敏锐而清醒地看到,2004年之前约3万公里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便捷的、高效率的运输服务的高速公路,是在说有规划其实又没有规划、说很健康其实又很不健康中建设完成的,是在激情、粗放式的建设中出世的。这些路包含在国家公路建设的规划里,在实际建设中则以“高速公路”的特殊身份游离出来,至于路与路怎么对接,交通枢纽建在哪里,未来10年、20年我们要建多少高速公路,一切尽在茫然中。因为缺乏长远规划,出现了宁合、沪宁高速公路在城市中约会,西宝、西临在古城相接,造成城市交通巨大压力的事;因为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无序建设、重复建设、攀比建设,因认识不到位、论证不充分、规划不严密导致一些高速公路在建成几年后,一扩再扩、一修再修,给资源、环境等造成的问题相当严重。20世纪70年代末漫画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没完没了”地修了拆、拆了修,讽刺道路建设缺乏统一、长远规划的现象,改头换面地走进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是我国的高速公路出现较晚,缺乏足够的分析样本来制定长远规划?转观美国,他们在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后两年就制定出了“州际高速公路网计划”。美国人的“高速公路网计划”是参考了什么样本制定出来的呢?――就这样,《国家大道》决不刻意回避什么,恰恰相反,从路桥收费到工程招标,从设计方案到环保意识……它秉笔直书,直抒胸臆,思想锋芒映亮角角落落,通篇因真实和犀利而生发出撼人的力量。

作为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之一,《国家大道》的成功对时代文学有很强的启示力。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当下的文学应当承续“新时期”的文学精神,自觉站到社会思想的前沿,关注国事民瘼,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焦灼同思考,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唯其如此,文学才会引发社会的共鸣;唯其如此,文学才会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