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辩论队,如同一所大学的“缩影”,它折射出的是学校学科建设的独特“品质”。中南财经政法大
凝练特色:优势学科显现集群效应
早在194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中原大学建校时,就确立了为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和管理干部的目标。经过六十年的积淀和发展,学校在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门类上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形成了独有的优势。
“只有办出特色,才能永葆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党委书记徐敦楷教授说。如今,以“特色化”为凭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正在朝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目前,学校已拥有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学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7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构筑了学科建设的国家级平台及其发展梯队,确立了经、法、管等学科在全国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社会优势学科的集群效应已经逐步显现。
特色学科,始终不忘“展现”其社会价值。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在进行会计学、审计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国家的会计、财务改革以及会计、审计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国家重点学科财政学在加强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把地方财政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在三峡移民和西部大开发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每年,学校都要举办财政理论、知识产权、金融投资、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中外论坛和国际研讨会,放眼学科领域发展前沿,聚集国内外顶尖学者,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应用特色:学术科研助推社会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魅力在于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国家和地方的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一所好的人文社科大学,应该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思想库。
由吴汉东教授领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集中了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和学术资源。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出版专著4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多篇,参与了我国“民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和咨询论证工作,参加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向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提交了多份建议报告。
凭借学科实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推动“中部崛起”的主力军。“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湖北金融研究中心”、“湖北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等70多个科研机构聚焦中部建设,积极为政府、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紧密结合湖北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定期编制《省情调查与分析》,向湖北省委、省政府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报告科研成果和研究信息。
借助学科专业知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子们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2000多名学生依托“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等平台,服务弱势群体和社会建设;法学院200名学生组成“维权进社区”法律援助小组,深入武汉市200个社区,开展免费诉讼服务、“关爱打工妹”等活动;全国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社团标兵――“新小康”协会,关注三农问题,足迹遍布中部各省,多篇调研报告破解“三农”难题。
发展特色:交叉融通拓展学科领地
学科交叉,是当前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之一。校长吴汉东始终强调,学校要重点发展学科高峰、全面发展学科高原、大力发展“学科新地”。在他看来,交叉学科正是这些“学科新地”的重要源头和研究领域。
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立足优势学科,从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入手,开创性地开设了一些新兴交叉学科,拓展了学科建设的新领地,充实和完善了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学校相继建立并完善了法制新闻学、经济新闻学、司法会计学、经济伦理学、法律统计学与法律经济学等特色学科,形成了庞大的交叉学科群,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及学术效果。
同时,学校着眼学科之间的融合,充分发挥财经政法强强联合的优势,创设“三通”课程,即《经济学通论》、《法学通论》、《管理学通论》,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在此基础上,学校始终致力于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通过“三通”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经、法、管学科的常识性问题,以帮助学生从多学科的视角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问题,以融通性、特色化的知识结构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几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左右,且就业层次较高;每年,考取国家公务员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像法制新闻学、经济新闻学等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特殊的专业背景、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十分受用人单位青睐。
交叉、融通、创新,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科建设的特色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