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的第四天,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农村人口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就召开了省委全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全省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并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进一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河南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以牺牲和削弱农业为代价的发展路子,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和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步发展。2007年,农业增加值、粮食总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5倍、1.5倍和36倍;尤其是粮食总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超过500亿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河南农村也面临着诸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等发展难题。
9月8日至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视察河南,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商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计,对全国和河南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紧接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河南这艘在农村改革发展之路上飞速航行的大船送来了强劲的东风。
“三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所处阶段,提出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切合农民意愿,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对河南做好‘三农’工作的指导作用尤为突出。”省委书记徐光春强调,全省上下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河南发展新跨越、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
实事求是绘制蓝图
在此次省委全委(扩大)会议上,专门邀请了在农业一线岗位的乡镇干部、农民基层党代表,还有十多位农业专家出席,参与研究制定全省农村改革发展意见,这在省委历次同规格会议中尚属首次,因此,出台的《意见》内容更加符合河南工作实际,描绘出一幅河南农村发展的蓝图: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一年增加值3700亿元(按2007年价格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恩格尔系数30%,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对于《意见》提出的这个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河南省委省政府显得信心十足,省委副书记陈全国专门在大会上作了说明,“《意见》提出到2020年河南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1300亿斤、增加300亿斤,这是河南所编制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规划》已经确定的目标。《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即高于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全国翻一番的目标,也比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提出的目标高出2000元,这是根据近年来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及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情况确定的。2004年以来,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采用增长趋势外推法,按照10%的年平均增速计算,2020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13298元,考虑到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即使按照8%的年均增速计算,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可以达到10475元。”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与刚刚传出的省委全会精神同步,舞钢市武功乡同关李村千亩高效农业示范园内,河南特瑞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袁声和该村村民们笑声朗朗:特瑞科技有限公司租种武功乡同关李村1012亩土地,农户“不稼不穑”每亩每年坐收500元的租金,还被聘为“农业工人”,在此园浇水、施肥、采摘蔬菜,每月拿近千元的工资。“以后我们改革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些了!”舞阳县委书记秦建忠告诉记者。近年来舞阳一直在进行土地流转的探索,先后出台了《舞钢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实施意见》、《舞钢市土地流转养老保险办法(试行)》等扶持政策。目前,在舞钢市,像特瑞公司这样租赁农民土地发展高效农牧业的已突破3万亩,占该市土地面积10%左右。
河南有6500万人生活在农村,广大农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党的三中全会《决定》送来了农村改革的东风,河南省委、省政府又及时出台了《意见》,不仅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也调动了全省社会各界和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性。
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新举措 |
“作为一名农业大市的市长,我更坚定了大力发展农业的信心和决心。”驻马店市市长刘国庆说,“按照省委出台的《意见》要求,我们将以打造粮食核心区为契机,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以东西合作为平台,发展以农产品为龙头的企业,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拉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发挥区位优势、农产品优势、劳动力优势,打造农产品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