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乡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让城市文化流向农村,让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丰富和滋润城市。莱芜市以各类科技协会为载体,提高公共科技服务水平,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与乡村、民营企业携手共建。钢城区组织高新技术企业与5个村、15家中小型科技企业结成帮扶对子,派驻技术人员150人次,培训技术人员100人,提供技术支持或解决技术难题25项。
构建城乡教育、卫生共同体。莱芜市组织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创建教师交流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偏远山区或薄弱学校任教,设定教师岗位时,重点向山区学校倾斜。钢城区新聘任的96名教师中,有87人充实到农村学校任教,并有56名年轻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
构筑新型卫生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技术为纽带,以人才为核心,城乡医疗机构结对发展。目前,该市6家二级以上医院已分别与19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实现了不同形式的融合,其中托管6家、合作13家,所有行政村全部推行了新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覆盖率达到了100%。
对民生保障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莱芜市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全市26万适龄农民中有21万人参保,参保率达80%以上。8.6万名65岁以上的老人像城镇居民那样开始月月领取养老金;将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列入养老、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范围。参保人员不分户口性质,只要在单位从事劳动、获得工资收入,用工单位就让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工伤保险方面,农民工单独参加工伤保险。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