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宁渠道: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机制

2008-10-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我有话说

金秋南宁,朱槿花开。10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绿城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金桥飞架演绎“10+1>11”,五载同心谱写合作共赢篇章。

至今,中国―东盟博览会与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简称“两会一节”)已同期成功举办五届。“两会一节”把南宁推向了开放的前沿;南宁,借

“两会一节”这一平台,向世界展示她的生机与活力。

东盟前秘书长王景荣认为,通过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已经在举办地南宁建立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稳定的沟通渠道,他将这条经南宁牵线搭桥、促进中国与东盟各领域发展的沟通渠道,称为“南宁渠道”。“11国搭台,18.7亿人唱戏,60亿人喝彩”,南宁渠道,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机制。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500万盆鲜花绽放笑颜,3000多面宣传旗迎风招展,2万多名志愿者紧张而有序地忙碌……

流光溢彩的霓虹灯,装扮一新的各式建筑物,沿街随处可见的中英文宣传语,使南宁空气中洋溢着浓郁节日气氛的同时,也点燃了市民参与盛会的激情。从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一路走过来,南宁选择的是一条“举全市、全民之力办博览会”的道路。而今,当博览会走过了五年的历程,南宁人依然没有任何懈怠。他们忙碌于当好东道主的角色、快乐于为博览会作出的贡献、满足于宾客的每一次赞赏。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从饮食起居到休息就寝,他们努力通过每一细节,告诉每一个人:面对开放的世界,南宁准备好了!

2008年10月21日,专程前来参加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五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听取了“两会”筹备工作汇报后,称赞道:“准备工作做得早,做得好,整个南宁市盛装打扮,气氛热烈,展示了中国、广西当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

为多边合作搭建一个重要平台

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东盟各国嘉宾一起启动剪彩装置,一座象征着友谊合作的金碧辉煌的长桥出现在主席台上,桥下水流奔涌而出,11条由博览会会徽色彩组成的彩带飞越上空,像绚丽的彩虹布满穹顶,花廊映现出一组光彩夺目的数字“10+1>11”。

从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江河共融”、第二届的“合作印鉴”、第三届的“珠联璧合”,到第四届的“同舟共进,扬帆远航”,再到如今的“金桥飞架,五载同心”,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机制,成为双方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互利共赢的舞台。

2004年首届博览会举办当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取得历史性突破,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1000亿美元目标。2007年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2026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2000亿美元目标;双边投资额累计达到489亿美元,是博览会举办前的10多倍。双方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和投资重点地区。

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累计设展位达3300个,其中东盟国家展位1222个,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等6个东盟国家包馆参会,成为本届博览会亮点。本届博览会参展企业2100家,参展参会客商36538人,其中有2万多名专业采购商到会采购。

10月22日下午,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国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共签订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0个,项目总投资519.15亿元;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80个,总投资额35.25亿美元,其中与东盟国家的合作项目31个,总投资额10.94亿美元。

连续参加五届博览会的柬埔寨首相洪森认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参展商数量、签约额、交易额等数字上的增加,还表现在博览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机制。

本届博览会期间,围绕中国与东盟合作中迫切需要磋商的问题展开的十六个论坛,反映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中国―东盟新闻部长会议就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在新闻领域方面的广泛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中国―东盟妇女高层论坛力图为中国与东盟妇女深入交流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与博览会同期举办的其他专题论坛,涵盖了电力、青年、妇女、法律等诸多领域,开辟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渠道,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东盟间的全方位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利用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第七次亚欧首脑会议同期举行的机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承办方还争取到亚欧会议投资促进机构圆桌会议在南宁举行,这也是博览会首次引入区域外的合作机制,博览会的开放性由此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本届博览会还吸引了中国和东盟以外的5个国家6个代表团参展,凸显博览会超出“10+1”区域范围的影响力。

呈上一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盛宴

国际文化交流历来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内容。

柬埔寨是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国。在柬埔寨的“魅力之城”展区,有直接从柬埔寨运来的船只和马车,还有柬埔寨的艺术家们带来的民俗风情表演,华丽的孔雀造型服装让人眼前一亮。老挝展厅里,佛教圣地万象用无声的语言向观众展现古城的梦幻和奇特……这些无国界的文化艺术,成为东盟国家与中国普通观众相互交流的语言。

博览会期间,南宁这个“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舞台,一系列带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化活动,见证了南宁打造“东南亚文化链”的努力。

10月22日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2008》盛大上演,壮族姑娘演唱的越南民歌《乡村之画》委婉动听,清新可人;瑞典小伙演绎的老挝民歌曲调优美,别有韵味;马来西亚的阿牛用一首《桃花朵朵开》带来了春的气息……32个节目中,东盟国家的曲目就占了9个。

在博览会落户南宁之前,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举办了五届,以其民族性、现代性、国际性、艺术性获得了广泛的赞誉。从2004年开始,南宁民歌艺术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行,博览会因民歌节而多一份精彩,民歌节也因博览会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10月23日,以“山水之恋”为主题的“2008・风情东南亚”晚会在南宁举行,晚会布局尽显东南亚各国的民俗文化特色,节目的编排选择上也尽情演绎东南亚的万种风情,将“风情东南亚,演绎东南亚风情”这一主旨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表现形式早就获得东盟各国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遍布城市的几十个“绿城歌台”,则尽显平民化,歌台是开放式的,没有围栏,不收门票,人们只为快乐而来。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在这里共欢乐,不同国籍、不同旋律、不同风格的民歌艺术精华,在绿城歌台闪烁出耀眼的光华。

一个日益开放的南宁阔步走向世界

10月17日,南宁市举行重大建设项目开工竣工仪式,当天开工竣工的重大项目达133个之多,计划总投资91.79亿元。

10月20日,占地面积130亩的南宁领事馆区开工建设。南宁领事馆区设在中国―东盟国际商务区内,吸引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盟国家的领事馆和日本、韩国及香港、澳门特区的办事机构进驻。

南宁城市的生机与活力,与中国―东盟博览会息息相关,呼应的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热潮,顺应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

今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城市,南宁以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为目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007年摘得“联合国人居奖”这一全球人居领域的至尊桂冠。优良的城市环境,赋予了南宁开放包容大气和谐的城市品格,吸引中外投资者纷至沓来。

2008年10月22日,南宁市举行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与来自香港恒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法国C.C.M集团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项目54个,签约项目总金额达128亿余元。

在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作为东道主的南宁市又先后与国内外企业签约10项,签订外资项目总额达10.88亿美元,内资项目总额达98.19亿元。

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南宁市签约项目达127个,项目总投资323.98亿元,引进资金318.89亿元。丰厚的收获,见证了“南宁渠道”的魅力,也见证了一个日益开放的南宁阔步走向世界的步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