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抓教育就是抓人才、抓发展、抓未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改革开放,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努力实现重庆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
一、直辖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重庆教育实
现了历史性的“三大突破”,为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三大突破”。一是“两基”实现历史性突破。直辖之初,全市只有11个区县实现“两基”,人口覆盖率仅18.87%,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7年至2001年,重庆高速度、超常规全面推进“两基”工作,将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提高到87.87%。2002年以后,我们着力实施“两基”攻坚,巩固完善提高“两基”成果,推进“两基”向优质化、均衡化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到2006年底,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2007年,重庆接受国家“两基”工作的督导检查,并获得国家表彰。二是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历史性突破。直辖之初,高中阶段教育是重庆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总规模只有39万人。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到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规模首次突破100万,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8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特别是职业教育从发展低谷迈进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服务城乡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立。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20.2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接近1:1,实现了国家要求的“大体相当”的目标。三是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直辖时,重庆高校在校生规模仅13.4万人,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基础条件,无论是办学层次,还是总体实力,在西部地区都处于落后状态。近五年来,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高校布局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到2007年,新组建了6所本科院校、24所高职学院、7所独立学院,在渝高校数量增加到57所,在校生规模增加到62万人,是直辖时的4.6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直辖时的8%上升到23%,增长15个百分点,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重庆教育历史性的“三大突破”,为培养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提高全体市民的素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重庆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近年来,我们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出“八大举措”,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任何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近些年来,为切实解决教育上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我们相继推出“八大举措”,促进了教育蓬勃发展。
一是全力化解“普九”债务。“普九”债务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从2003年开始,我们将偿还“普九”债务纳入政府“民心工程”,积极利用“三奖一补”资金和农村税费改革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资金等偿还欠债。到2006年11月底,重庆2002年审计核定的涉及1000多所学校1.1万个项目、总额达19.65亿元的“普九”债务,用财政性资金全部偿清,在全国创造了率先偿还“普九”债务的范例。
二是全部消除中小学库存D类危房。“晴天太阳穿过,雨天戴着斗笠上课”,曾是重庆很多农村校舍的真实写照。从2001年开始,我们通过统筹安排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城市教育费附加、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奖补资金等多种渠道,累计落实资金22亿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于2006年底全部排除了442.9万平方米的库存D级中小学危房。从2007年起,我们建立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三是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2007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30.97亿元,与1998年同比增加4.41倍。2006年至2007年,共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经费32亿元,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并安排资金2.74亿元,改造了农村中小学校舍、黑板、饮水设施等。2008年,我们提高了生均公用经费、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免费教科书补助、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扩大了免费项目和享受范围,中央和市、区县共投入专项经费22.4亿元,惠及344.9万名学生。
四是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我市原有农村代课教师1万多名,他们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8月,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择优录取了7593名公办教师,分配至农村缺编学校任教。2007年底,我们又从农村代课教师和大中专毕业生中为农村公办小学定向招聘教师1668名,还招聘了农村学校“特设岗位教师”1153名。至此,我市农村学校公办教师配备不足、代课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五是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水平。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后,农村教师收入水平因不再收取任何服务费而有所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市财政安排资金2.5亿元,为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平均补助150元。2007年,市政府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增加到6.8亿元,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每人每月平均补助300元,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高,农村师资队伍也得到了稳定。
六是在全国率先建立中职学生资助体系。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我们统筹利用市级职教专项资金,于2006年建立了中职“五类学生”(三峡库区移民、城镇低保户子女、农村贫困家庭子女、退役士兵、国办福利机构适龄孤儿)资助政策体系。从2007年开始,对“五类学生”实行学费全额资助,生活费、住宿费包干补助,每人每学年平均资助总额达3400元,受惠学生超过11万人;对其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每人每学年资助生活费1500元,惠及中职学生达33万人,实现了“全覆盖”。重庆资助中职学生的做法,为国家建立职业教育资助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2008年,我们又在落实中职“普惠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在5个区县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教育试点。
七是抓住机遇建设重庆大学城。由于历史原因,我市二三十所高等院校拥挤在人均面积70多平方米的主城区内,占地面积非常狭窄,规模普遍太小。为了适应高校扩招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集中建设重庆大学城的决策。自2003年开工建设以来,按照“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后勤生活资源、校区公共设施、信息通讯系统一体化)的建设要求,加快大学城“五大功能集聚区”(交通、服务、高科技产业、人才、高档社区)建设。目前,重庆大学城基础设施体系已基本形成,完成投资50亿元,入驻高校8所,今年将入住师生达到11万人。到2010年,将实现“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大学城建设目标。聚集14所高校建设大学城,带动了重庆高校整体发展。与1997年相比,2007年高校占地和校舍建筑面积分别增长300%、257%;固定资产达到180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7.09倍。
八是创新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度。建设西部教育高地,必须坚持公办、民办教育两翼齐飞、两轮齐转。2007年,全市民办学校达到2481所,在校生人数达到50.6万人,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为进一步加快民办教育发展,2008年,我们相继召开了全市民办教育座谈会、全市民办教育工作会,市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在落实民办教育发展的土地、建设、财税优惠政策,创建民办教育资本运作和投融资体制,建立政府财政性经费扶持民办教育的制度,保障权利等方面,实现了重庆民办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三、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大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三个普及”,努力实现重庆教育发展奋斗目标
当前,重庆已处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机遇期。今年7月24日,重庆市政府和教育部签订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开拓进取,“加快”“率先”发展,力争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三个普及”,到2012年形成西部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的框架,到2015年基本建成西部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
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推进“三个普及”。一是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2年,全市40个区县实现“双高普九”。二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2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5%以上,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达到发达地区水平,建成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技能培训中心。三是普及高等教育。到2012年,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3%;到2017年,基本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严格执行“三个增长”的规定,确保每年教育经费在财政开支中的比例占20%。落实好教育投入的“三本账”,即预算内和预算外、预算和决算、地方决算和中央决算,都要保障教育经费逐年增长。通过3-5年的努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同时,控制解决好教育的“三个债务”:按照上一轮“普九”欠债的还账方法,彻底消除2002年以后的“普九”欠债;高中阶段教育的欠债控制在20%以内,并做到逐步消除;高校欠债控制在30%以内,通过“挂账停息”等方式尽快解决好高校贷款问题。此外,保障教育建设用地的“三个一块”,即规划用地给教育“预留一块”、学校新建改扩建行政“划拨一块”、民办教育发展“支持一块”,满足教育发展需求。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