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政府日前通过了含有削减大学经费条款的《财政法》和一项旨在“压缩冗员、提高质量”的《教育改革法案》,激起广大学生、教师及在野党强烈不满,引发了一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全国性学潮。连日来,都灵
前述《财政法》的相关条款是:未来5年大学的日常开支削减10.5亿欧元;2013年以前,每退休10名大学教师只能录用2名新教师;允许私人资本通过创建基金管理公立大学。而《教育改革法案》中最具争议的内容是:小学废除现行的由3个教师组成的班级“教师团队”,实行每班一个老师制度;全国中小学在未来3年内压缩经费7%,即削减80亿欧元,减少教职工约8.7万人。
“这样一来,学校将缺乏经费维持正常运转,以至课时难以保证,影响教学质量。”这是学生和家长们的普遍担心。不少教职工则忧心“失去铁饭碗”。反对党猛批贝卢斯科尼政府轻视教育,“节约得不是地方”,断送国家命脉。但政府认为,国家的教育投入已占国内生产总值3.5%,基本达到了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问题不是钱少,而是学校严重浪费资源”。目前全国学生总数为900万人,而教职工的数量竟达130万,国家教育经费的97%用于支付教职工的工资。因此,必须首先改变“冗员堆积、奖惩不明、纪律涣散”的局面,才能提高学校质量,办好教育。
随着学潮的掀起和蔓延,关于如何改善学校教育的大辩论也在社会各界展开。一些教育专家指出,裁减学校冗员或许是必要的,但不该削减教育经费、特别是大学经费。目前意大利对每名大学生的平均投入为8636美元,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为10655美元。这些专家认为,学校经费长期不足导致教学设备老化、科研费用短缺、学术研究落后,教育日趋落伍。此外,教育体制僵化,教师队伍整体老化,学校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盛行,一代青年学生不求进取,也都是造成学校教育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意央行副总裁维斯科日前在全国经济学家会议上承认:“意大利教育的产出在国际上属于低水平”,“国民教育水平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低于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
以下由意大利有关当局和国际研究机构公布的一些数据和情况,似可印证维斯科和教育专家们对意大利教育现状的评估:意大利全体国民中,完成法律规定的高中义务教育者只占29%;只有小学毕业文凭者占36.52%;文盲和半文盲约3500万人,占人口总数近60%。在25岁至64岁的人口中,大学毕业生占10%(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为24%);大学生辍学率高达40%、平均毕业年龄竟拖至28岁;目前,40岁以上的教师数量占意大利整个教师队伍的90%;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51岁,为欧洲最高。据经合组织公布的“2007年比萨平均指数”,意大利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阅读理解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均居欧洲之末。应届高中毕业生中,62%的学生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50.9%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不及格;28.5%的学生不会按照汇率换算货币价值。
(本报罗马10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