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刀剪裁出时代变迁

2008-11-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杜培俊(临沂市兰山区沂州路裁缝师) 我有话说

从幼时,俺就在裁缝铺里当学徒,到如今与刀剪打了一辈子交道。人们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换了一茬又一茬,从蓝、灰、黑到如今的多元色,从中山装、西装到蝙蝠衫、健美裤、打底衫,这里边蕴涵着文化,记载着历史,反映出时

代的变迁。

1978年前,乡下人身着大襟褂,脚穿粗布鞋;城里人身上是中山装,脚下是胶皮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当时穿着观念的真实写照。那时候,裁缝铺是不允许开张的,俺就在“地下”干,把裁缝铺的门面改成洗衣房,晚上关门后,把窗户封好,偷偷地在屋里裁衣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起,俺花了5块钱办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在沂州路上成立了临沂头一家裁缝店。不知不觉间,俺发现,爱美求美的情趣使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慢慢起了变化。1978年底,一种叫“的确良”的料子迅速窜红,这种不起皱、结实耐用的布料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它可以印染出多种多样鲜艳的颜色,这对当时看惯了蓝、黑、灰三色的人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小伙子穿件白色的确良衬衣,大姑娘穿身鲜艳的的确良连衣裙,走在街上回头率很高。

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西方服饰文化和港台时尚慢慢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在服装上的表现就是当时最时髦的三大件: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

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对穿戴越来越讲究。1990年以后,俺发现,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又起了变化,新的审美观念促使人们开始追求服装名牌。尤其是女性服装的变化最为频繁,一步裙、吊带衫、七分裤、松糕鞋、带洞的牛仔、肥大的韩版服装,几乎没有什么不敢穿的。而服装面料则更是花样繁多,平绒、条绒、羊绒、真丝、蚕丝、纯棉、彩棉……男性服饰也在变,改革开放初期流行的平驳头、枪驳头西服,渐渐被休闲西服、休闲衬衣取代。

进入新世纪,服饰新潮一浪高过一浪。有一段时间,一股复古潮掀起,唐装、旗袍为人们的首选,泡泡袖、宽腰带也重新回归到服装设计当中。更多的是,诞生在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服饰新品牌,很快就传到沂蒙山来,人们的需求变化实在难以追赶。

如今,俺的铺子快跟不上时代节奏了,来俺这里做衣服的也越来越少了,大部分都是来改衣服的,只有中老年人还会记得俺的铺子,年轻人基本上不来了。俺就把铺子交给了儿子,把裁缝铺改成专卖店,以卖服装为主,兼顾做衣服和改衣服。如果不变的话,就会落伍。

(本报记者邢兆远、通讯员邵琳采访整理)

人物小传:杜培俊,70岁,出身于裁缝世家,自幼在裁缝铺里当学徒,从事制衣工作半个多世纪,为地方知名裁缝师。现为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沂州路自成制衣店裁缝指导教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