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9月19日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精辟分析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在理论创新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9月19日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深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工作,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今天,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要把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认识和贯彻。
(一)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依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性课题。在探索解决第一个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解决第二个历史性课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解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个历史性课题,必须思考和解决三个重大问题:一是走什么样的道路,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照搬苏联模式还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在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之后,还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在“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过程中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党,怎么样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也就是要搞清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三是要确定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也就是要搞清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重大问题,是互相联系的。比如,发展问题,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硬道理”,又是执政党的第一要务,同时还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围绕这三个重大问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解决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性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以认为,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第二,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而提出的;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全部观点都是围绕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的。正由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这样的背景,承担着这样的任务,有着这样的主题,所以党的十七大把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对于科学发展观来说,这样的整合,在理论上具有双重的意义: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又肯定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一,提出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贯彻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特别是应对“非典”疫情中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世纪之交改革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两个重要判断:一是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二是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我们党提出要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即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特别要解决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三农”等问题。“非典”把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地提了出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抗击“非典”经验时,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当时,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在论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时,强调要“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包括“三农”问题、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从中可以看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针对的是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理论依据。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逐步形成了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发展理论。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展的战略步骤、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的战略要求,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发展战略的关键、发展战略实现的必由之路上,在发展战略实现的政治保证、发展战略实现的条件、发展战略实现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等问题上,邓小平同志都有重要的论述。可以说,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第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的发展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形成和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提出的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直接的思想来源。江泽民同志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提出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要把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积极探索扶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等等。显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及其主要内容,来自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问题的科学思想。
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又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是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与以人为本的原则统一起来,全面阐明了我们党的发展理念;二是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到战略地位,并且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反哺理论,把解决“三农”问题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放到了战略的重要位置;三是科学发展观把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到战略地位,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新的阶段;四是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到战略地位,把中国的现代化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些都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正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在统筹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积极向上的新气象;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潜在的风险仍然在发展,并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我们要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入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而深入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深入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首先是它的提出有着客观的依据和现实的针对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新论断:一是“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两个论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里所作出的判断是关于我国当前国情的重要判断。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并且从国民经济、经济体制、人民生活、协调发展、民主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对“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全面阐述。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对于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二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就是以这样的国情为依据提出来的,就是以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中国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提出来的。因此,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具有自己的新思想、新特点、新要求。
(二)深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重要的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有其科学的内涵。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七大报告在论述科学发展观这四重内涵的同时,还提出了四点要求,即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深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时,特别要注意四个方面问题:
第一,对“发展”要全面认识。要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澄清在发展问题上出现的一系列模糊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一是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甚至简单地等同于GDP。胡锦涛总书记说过:“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因此,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时候,要注意我们所讲的发展是包括而又不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二是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强调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不讲发展的发展观绝不是科学发展观;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把“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在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以后,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在全社会树立起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也有人指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见物不见人”的庸俗生产力论。这是毫无道理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把“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时要考虑已有的经济实力以及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利。
第二,对“以人为本”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对于“以人为本”这一高度抽象的命题,要有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理解。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一是要认识到这里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指的是包括每一个个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个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等。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区别。二是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长远奋斗目标。三是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客体,而是主体。也就是说,不能把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单纯地看作是被同情、被关爱和被救济的对象,而应看作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创造性社会力量,看作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四是以人为本的“人”,是发展的主体,但不是自然的主宰。要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统一起来。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和发挥人的作用,才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良性的协调关系,构建一个现代的和谐社会。
第三,对“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深入研究。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提出了怎样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即统筹兼顾方法。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历来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毛泽东的《矛盾论》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代表作。如果我们把毛泽东研究战争问题的方法论代表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与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论代表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一个比较,就可以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面临的矛盾,绝大多数是要通过统筹兼顾的方法来处理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系列两难的问题,只有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才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但是,各种矛盾和问题又各不一样,如何根据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统筹兼顾方法,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这两大原则的时候,应该以互为前提和条件来达到统筹兼顾;在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时候,应该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并先发展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事业(比如职业教育等)来逐步实现统筹兼顾;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时候,应该通过分阶段逐步缩小差距等各种方法来实现统筹兼顾;等等。也就是说,应该研究对立面的互补、结合、矛盾缓解等各种方法,来达到统筹兼顾。这是一门科学学问,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是我们的执政能力的体现。
第四,对于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也要深入研究。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来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我们在关注和解决科学发展问题的时候,决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决不能超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推动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只能分阶段、有层次地循序推进。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提出的目标和口号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往往是欲速不达、群众不满;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则发展迅速、人民满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客观冷静地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地开拓前进,扎扎实实地团结奋斗,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深入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和科学内涵,是为了进一步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方针”作用,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之所在。所谓“又好又快”,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要求。在今天,一是指发展的速度要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以避免走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老路;二是指快速发展要与平稳发展相统一,以避免大起大落、经济波动过大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做法;三是指经济快速发展要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协调,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四是指经济快速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五是指经济快速发展要与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思想文化建设相协调,在增强人民群众创造力、创新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在科学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三、党的领导干部要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体党员都有参加,但重点是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讲,需要进一步增强党性,以使自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一)领导干部的党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七大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这就需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与政治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发展观研究的是发展问题,回答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是指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之所在。如果我们再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就可以发现它具有双重的科学性。一重科学性,是它的主题词“发展”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反映和要求;另一重科学性,是它强调发展必须是能够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科学发展”。但是,正是这样一种双重的科学性,使得它同政治性联系了起来。因为,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认识基础上的“发展”,正是我们党现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建立在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基础上的“科学发展”,正是执政党的执政使命。这就决定了是否正确对待科学发展观,能否坚定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个科学性的问题,而且有一个政治态度的问题。
其次,科学发展观指向的是党和政府的领导工作。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初,强调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如何领导经济发展,如何领导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贯彻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对改革开放的科学协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促进各个方面的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一切,都是对党委和政府领导工作的要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向性上的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特点。
再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起关键作用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同科学发展观在指向性上的特点相联系,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实施者也有其特殊性。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无论从其宏观性的决策要求看,还是从其协调性的操作特点看,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起着关键作用。这是别人无法承担的任务。我们在研究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必须正视这一极其重要的特点。
总的来看,提出并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个是否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办事的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能否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工作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重大政治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各地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的坚强党性;有些地方和行业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出现的“令不行、禁不止”等问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在党性素养和坚持党性自觉性上存在问题。因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进一步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作为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领导干部的党性提出新要求。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正确处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由于起关键作用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领导干部,更要强化群众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最大限度地为人民谋实惠的发展观,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正因为这一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有鲜明的党性。所以,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必须时时处处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且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让人民群众真正获得实惠。不能因为科学发展的决策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而忽视乃至于无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因为科学发展的协调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而忽视乃至于无视人民群众的参与;不能因为科学发展的执行者是下属的党委和政府及其领导干部而忽视乃至于无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总之,实践证明,只有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尤其要讲大局,无论是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还是地方党委和政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就是发展要着眼于全局、着眼于长远,即着眼于大局。有许多事情,从局部讲,从眼前讲,都是对的,但是从全局看,从长远看,却是不宜实行的;有的事情虽然是局部问题,但又是对全局有重大影响乃至于有决定性影响的局部,又必须作为大局来看待。这是我们领导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就要讲大局,讲党性。领导部门要善于从大局上讲清问题,执行部门要坚持从大局上理解问题,大家都要讲大局、讲党性。
再次,要进一步强化统筹观念,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的关系。我们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时候,要讲群众观念,要讲大局观念,但是这两个观念之间既有同一性,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性。比如,在领导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各地领导干部考虑的各地群众的利益诉求,有的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完全一致,有的则不完全一致。出现后一种情况,地方干部往往很为难。那么,如何化解这方面矛盾呢?对于完全违背大局利益并有损于大局利益的,必须以大局为重;对于一些可以协调或兼顾的利益关系,应该努力统筹解决。现实生活中,中央与地方、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之间发生的许多利益上的矛盾,并非水火不相容、无法协调的。我们要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学会用统筹的方法化解此类矛盾,实现各方互利或共赢。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情特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长期存在的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要学会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领导艺术和统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群众利益同党和国家的大局更好地统一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要把树立统筹观念、掌握统筹方法,作为增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
(作者系中央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