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融危机搅动欧盟大国关系

2008-1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尚军 我有话说
近来,随着欧洲金融市场的跌宕起伏,法国和德国这对“铁哥们”渐行渐远,而一贯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的英国却成了被竞相拉拢的对象。欧盟“三巨头”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相互间的关系正发生微妙变化。

法德间隙扩大

在欧盟历史上,“法德轴心”一直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但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个轴心却有点“失灵”,对于法国总统萨科齐抛出的一个又一个应对建议,德国似乎总是站在对立面。

在这轮金融危机刚刚袭击欧洲之时,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法国就有意效仿美国,举欧盟各国之力设立一个统一的救市基金,但因为遭到德国反对不得不作罢。在德国看来,由于欧盟并没有这笔预算,设立统一救市基金无疑意味着自己要成为摊款最多的“冤大头”,况且如何管理和使用交出去的巨额资金也是个未知数,因此自保才是上策。

后来,萨科齐又提出的两项建议,即推行欧元区“经济政府”和各国设立战略基金,再度遭到了德国的抵制。

萨科齐主张,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应定期会晤,起到“经济政府”的作用,以加强欧元区政策协调。此外,欧盟各国应成立战略基金,及时购入大幅缩水的本国银行和重要企业的股份,避免被外人“抄底”。

德国则认为,成立欧元区“经济政府”将危及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将欧盟割裂成两大阵营,引起非欧元区成员国的不满,而萨科齐有关设立保护本国战略产业基金的提议也有违自由市场经济理念。

布朗成“香饽饽”

当法德关系在金融危机中感受到阵阵“寒意”时,作为欧盟“三巨头”之一的英国却成了法德两国竞相拉拢的对象,英国首相布朗俨然成了“香饽饽”。

在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英国追随美国参战。而法国和德国则坚决反对伊拉克战争,英国与法德的关系随之疏远。近几年来,英国与法德的关系有所缓和,而此次金融危机则为英国修复同法德的关系提供了又一个契机。

金融危机爆发后,萨科齐和布朗会晤频繁,两人在不少问题上的立场也惊人地相似。在10月12日法国出面召集首次欧元区成员国首脑会议时,尽管英国并非欧元区成员国,萨科齐还是特意邀请了布朗,而且会议最终出台的欧元区联合行动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也效仿了英国的“救市”方案。

在随后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萨科齐和布朗又几乎一致地喊出了改革全球金融体系、加强全球金融监管的口号。10月28日,萨科齐与布朗举行了一月以内的第三次会晤,协调两国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方面的立场。

面对萨科齐和布朗“打得火热”,德国总理默克尔坐不住了。她于10月30日赶赴伦敦与布朗举行了会晤。

德国《商报》将默克尔此行看作是欧盟“三巨头”权力游戏的一部分,因为近期风头全让萨科齐抢去了,默克尔希望扭转不利局面。

模式之争是关键

欧盟智囊机构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罗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法德摩擦折射出两国经济模式之争。

较之德国以高税收、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法国更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此次金融危机祸起监管松懈,这为法国推行欧元区“经济政府”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但德国却因担心“经济政府”影响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而加以反对。此外,德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自然希望看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法国提出设立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战略基金的建议同样违背了德国利益。

格罗斯指出,萨科齐的做事风格进一步加剧了与默克尔的摩擦,因为他在抛出一个个建议前,缺乏和德国协商,自然招致德国的不满。

对于布朗来说,受到法德竞相追捧无疑是件好事。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布朗未必赞成萨科齐过多干预经济的主张,但布朗政府在国内面临经济困难的时候,也迫切需要借助法德在国际上有所作为。

格罗斯强调,法德英关系最近出现的变化未必意味着欧盟大国关系基本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因为从法国的长远利益来看,同处欧洲大陆的德国依然是其最重要的伙伴。但可以肯定的是,欧盟“三巨头”今后的相互倚重和制衡将会不断增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