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建筑学科的发展对建筑教育所提出的新挑战,“重视创造性地扩大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等崭新理念成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生们的共识。为培养出优秀人才,西安建大的建筑教育者不断努力,探索出“场效应”教育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建筑教育注重“以生为本”
据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介绍,在对建筑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他们所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并使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学动力;第二,在当今多变、快节奏的时代,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浓郁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被学科所吸引,从而自觉学习,使教学氛围与学生学习形成良性互动和循环。他们认为,广泛的交流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剂。在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比较紧张的形势下,他们不断努力,探索出了建筑教育的“场效应”模式。
对于“场效应”模式,刘克成院长形象地解释说,广泛的交流、学习的氛围如同一个影响着教学与学科发展的“场”。在这个开放的“场”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碰撞,激发出巨大能量,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场效应”。“场效应”的加强,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强化的“场效应”,对提高学生素质、丰富学生视野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场效应”模式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打破了“以教学大纲和课程为主导,以各类讲座为配合,由教师向学生单向的知识传递,由学者向教师和学生单方面的知识传递”的单向的、树状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满足专业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建立起一种将各种教学、试验、交流、科研活动并置,广泛吸纳各种人群和见解的平等的、开放的教学环境。
显而易见,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各种观点在开放与多元的交流中不断碰撞、不断相融,从而为撞击出思想与智慧的火花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三个开放空间”
在西安建大建筑教育者看来,“场效应”模式不仅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可供交流的空间场所,也不单是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革就可以建立的。其中,教学空间等硬件平台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软件环境这二者的建设同步进行,从而形成互动发展,在总体上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掩映在浓荫深处的建筑东楼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建筑东楼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刷新师生员工的记忆,这幢建于1956年的建筑旧貌换新颜。根据教学改革和建筑教育的发展趋势,设计者在改造中对东楼的原有空间灵活地进行了重新布局与有效整合,新增了不少区块,使其功能更为丰富。
经过改造后的建筑东楼有着小、中、大三种等级不同的开放空间。
小开放空间被师生亲切地称为“FreeBox”(自由空间),这样的空间一共有四个,位于东楼二层,由部分办公室改建而来。在这里,办公室被新的公共交流空间替代,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学术交流和观点碰撞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科研的研讨交流以及研究生的学习,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
中开放空间位于东楼的三层,由学生教室改造而成,打破了依照班级设置的传统格局。在保持原有砖混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设计者拆除了教室之间的隔墙,视野从而更为通透。而在新加建的教学空间中,设计者巧妙地设置了四个班的合班教室,大一至大四的每个年级均有一个,形成了更为宽大的教学环境。这些举措,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
大开放空间位于东楼四层。设计者对原空间重新布局与整合,连同原有空间,将展厅、图书馆构成一个整体,并新增了建筑博物馆,并配有咖啡等服务内容。在建筑广场中,大量的学习台椅穿插于各种展板、例图中间,让学生随时随地置身于浓郁的建筑氛围之中,既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又让原先封闭的展览内容发挥出最大效用。
大小不同的三个开放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场”的内涵,拓展了“场”的外延。
强烈的人文意味
西安建大校园里,匠心独具的规划布局、风格鲜明的建筑楼宇甚至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在有形与无形中张扬着这所高等学府特有的学科特色,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这里得到了有机、巧妙的融合。在这里,西安建大建筑学院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中强烈的人文意味尤其让记者印象深刻。
在该校原图书馆遗址扩建而成的草坪带上,该校建筑学院创建者、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的石雕静矗其间,顺着先生沉思的目光望去,建筑学院楼就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再近些,就是老院长刘鸿典先生的雕像。两位大师的如炬目光仿佛跨越了历史时空,仍在默默关注建筑学子的成长。一批批大师级老教授在学院里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这里,有意无意地彰显着西安建大校训中的求源追求。
在建筑广场之中,浓郁的视觉场、历史场、文化场等意味巧妙交织,有机相融,为西安建大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做了最好的生动注解。
这是一次视觉的冲击。来到这里,首映眼帘的是横向呈“之”字排开的多个展板,每个展板上皆有一个或遒劲或飘逸的墨色大字,设计者有意将句子弄得不完整,以此启示学生的思考。再朝里走,一块块垂直展板将空间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空间,每个空间主题各异但又与整体相呼应,“建筑初步课程系列”、“地域建筑研究――中国窑洞聚落系列”、苏州观前庙、应县木塔、米脂县刘家峁姜耀祖宅院等模型,以及诸多由学生制作的小泥塑,形成了一个张力十足的视觉场,那样生动,那样鲜明!
这是多重文化内涵的展示。展厅里,通过学院教师对重修黄帝陵规划模型的介绍,人们会感受到学校教师在黄帝陵整修一期工程和其他规划设计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怀。通过翻阅建筑学子先后六届在国际建筑师协会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荣获大奖的部分设计方案,人们会从中感受到以人为本、追根溯源的设计理念。在建筑数字博物馆,人们仿佛徜徉在虚拟的建筑历史与文化的长河中;在图书馆,两万余册图书资料、五十余种建筑类外文期刊呈现为一个建筑领域的知识宝库,不由得让人生发出进一步探求新知的愿望;而学术沙龙空间及服务的提供,又使人们在放松之余获得了更多信息:2005年12月17日,西安建大“建筑与文化论坛”曾在这里隆重举行,贾平凹、肖云儒等名家云集,三百余名师生共同探讨建筑教育热点话题,可谓盛况空前。
视觉场、历史场、文化场,或强烈或隐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
在这里,“场效应”模式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达到了人与建筑、人与文化、人与教育三重有机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