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职业教育打造人才高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也是让非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向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农家
胶南市的职业教育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教育曾一度陷入学校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职业教育路在何方?彷徨之际,位于灵山卫镇的胶南市电子学校与青岛南涯电子公司的合作办学,引起了市领导班子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1996年,电子学校按照“把企业引进学校”的思路,精心挑选社会信誉好、管理规范的韩资企业青岛南涯电子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办学。企业负责生产、经营,学校负责生源、教学,学生半天学习、半天生产。工学结合使学生每月获得补助600-700元,同时拉动了学校招生数量的连年攀升,也使企业年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三承电装公司也是一家韩资企业,经胶南市教育部门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高职校合作,把学校办进工厂,两年三次增资1600万美元,企业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上。
南涯电子、三承电装两家企业与职业学校的成功合作,在韩国引起很大反响,很多韩资企业纷纷效仿。近几年胶南利用韩资年均增长44%以上,累计利用韩资占全市利用外资总量的41%。
胶南以前几乎没有家电电子产业。由于这里常年为海尔集团提供大量合格的技能人才,所以海尔的决策者决定把集团的第13个工业园放在胶南。结果,仅用108天时间,就建成了用工4000人、年产600万台家电的生产基地,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一年多时间又吸引8家配套企业入驻胶南,带动形成了一个家电电子产业链。
为使更多的农家子弟接受职业教育,黄海职业学校探索实行了“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先到企业学工,一年后返校,经强化学习通过技能鉴定考核后,第三年再赴企业顶岗实习,学生与新招员工同工同酬,每个学生三年可以获得2.4万-2.8万元的收入,不但可以解决学费、生活费问题,而且还能补贴家用。
胶南市“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不仅满足了“青岛制造”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且走出了校园,拓展到了农村,成为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依托各镇成人教育中心和职教基地,该市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专项基金,免费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
大村镇通过设立“新农村大学堂”,配套建设专项实训基地,对13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服装缝纫技能培训,引进服装加工企业和订单,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近几年全市累计培训6万多人,其中有1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转移就业4万多人。
为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胶南市像抓工业项目一样重视抓职业学校建设,优先提供基础设施配套。其中市财政仅为青岛港湾职业学院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资金就达1.1亿元,在城市规划区寸土寸金地段,划出760亩土地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对3所国办职业学校进行优化重组,组建成立了高职校,实现了集约发展。
为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过硬的操作技能,胶南市委、市政府狠抓实训基地建设,舍得投入,全市仅机电实训设备就达2000多台套,其中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近100台套,总投资4000万元。
胶南市委、市政府推行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加强了职业学校与知名企业、大公司的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现代企业的先进理念,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精神。截至目前,该市已有1000多名学生在省市级专业技能比武中获奖,其中200多名获得状元、冠军称号。
胶南职业教育风生水起。“十五”期间,全市职业院校共培养各类人才10多万人,其中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向社会输送各类技能型人才近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