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师范大学的语言学科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和学术积累,是江苏省唯一的语言学类省级重点学科。该校资深教授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是全国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汉语教材。
为了强化新兴的特色研究方向,形成突出的学科优势,徐州师范大学整合了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神经生理学等方面的学术队伍,加大投入,组建了文、理、工跨学科结合的语言研究所,设立了“学科特区”,重点培育具有学术前沿性的神经语言学和工程语言学等研究方向。特别是在神经语言学方面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培养出国内第一批神经语言学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该学术团队创办的学术期刊《语言科学》仅仅四年就跻身国内语言学期刊排行榜前列,并入选CSSCI期刊目录。2006年,该学术团队带头人杨亦鸣教授的专著《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获得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说:“经过持续不断地建设,我们这一跨学科平台已成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养建设点’,并获准立项建设‘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学科团队既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得到充分显现。”
大力进行应用性研究开发
在原创性学科蓬勃发展的同时,徐州师范大学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文科和理工科各选择一个切入点,构建起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的应用性跨学科平台。
在文科方面,整合经济学、人文地理学、测绘科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力量,组建了淮海发展研究院,并成为江苏省面向苏南、苏中、苏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三大研究院之一。这个跨学科平台积极面向苏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承担了有关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土地规划、新农村建设以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等方面的应用开发研究,发挥了很好的思想库作用,也形成了有区域特色的研究方向。2007年,该研究院被遴选确定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理工科方面,整合生物学、化学、药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力量,申报组建了“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魏江春院士出任实验室主任。该实验室对江苏苏北及沿海地区的植物资源进行药用价值的综合研究,并与苏北地区的大型制药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在抗衰老、抗肿瘤、抗病毒的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方面有所进展,取得了一批专利成果。2007年,该实验室还承担了太湖蓝藻治理的部分试验任务,取得了可喜的初步成效。
面向基础教育发挥引领作用
一直以来,作为一所师范类院校,徐州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徐放鸣校长说:“我们学校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了优秀。近来,学校一直在思考如何为区域基础教育培养更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校整合了教育学和教师教育各主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骨干力量,组建了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这个跨学科平台主要面向苏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与江苏省各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重点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提供理论指导和队伍培训。该校聘请苏北五市教育局和苏北地区四所师范院校负责人成立了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举办了苏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改革论坛,形成了苏北教师教育联合体的合作格局。该校的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老师向记者介绍说:“我们还与苏北地区若干所重点中学共建了‘教学科研联合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项目合作,积极参与合作学校的新课程改革、教科研课题研究,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作用,获得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评价。”
体现研究优势和地方特色
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时代,徐州师范大学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优势中出新。该校副校长韩宝平教授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在传统的文史研究中走出新路,从而适应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新的特色研究方向和学科优势。”
该校先后成立了两个跨学院、跨学科的研究机构。第一个是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由文、史、哲等多个学科的教师以课题合作的形式自愿组合而成。这个跨学科平台以学校文科学报为学术阵地,创办特色栏目,推出研究丛书,产生了以《中国留学生大辞典》为代表的一大批研究成果,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等研究任务。经过十余年的积累,目前该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公认的两个留学生研究基地之一。第二个机构是汉文化研究院,由文、史、哲、艺、体等学科的学术骨干组合而成。该研究院对徐州汉文化遗存的整理、研究、传播和旅游资源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并以此为基础申报成功一批高级别研究课题,举办了两次“海峡两岸楚汉文化研讨会”,出版了《楚汉文化论坛》,形成了有影响的系列研究成果,探索出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