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陆立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探索者

2008-1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辉 我有话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大潮中,在党的创新理论建设中,有这样一位经济学家:他16年扎根浙江义乌潜心研究,发表和出版了上百篇论文和十多部专著;16年间,他乘公共汽车或火车在一条线路上往返1000多次、行程近30万公里;他以义乌为基地,培养出40多位博士、硕士;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行动

,诠释了胡锦涛总书记10月27日在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创新党校工作的目标;他全身心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创新之路,成果丰硕。

他就是浙江省委党校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义乌市政府顾问陆立军。

图为陆立军教授近照。

投身创新实践的大学校

11月10日,义乌市政府的一间办公室,满脸沧桑、鬓发斑白的浙江省委党校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义乌市政府顾问陆立军放下电话,扬眉眺望窗外。

窗外,一片明媚的初冬阳光。

北京的电话传来消息,他的专著《义乌模式》一书近日即将出版。

《义乌模式》是陆立军原创性力作义乌研究“三部曲”的第三部,此前,《市场义乌》、《义乌商圈》的出版已在国内理论界赢得一片赞扬声。

陆立军1944年出生,1981年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经我国经济学界泰斗骆耕漠教授推荐到浙江省委党校工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曾在一场围绕社会主义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展开的全国性学术大讨论中成为“新宽派”代表而出名。《中国经济学希望之光》一书收入40多位80年代最有成就的中青年经济学家的学术传记,陆立军因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理论的开拓者”而位列其中。

就在陆立军在学术界崭露头角时,1992年初,他却因发表质疑吴敬琏“市场取向”改革的文章而陷入窘境――他的文章成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一个反证。

理论的生命在于实践,理论之树只有扎根在社会现实的沃土中才能舒根展叶,茁壮成长,学术问题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就在陆立军为挫折痛苦时,1993年5月,应义乌市领导要求,浙江省委党校派他赴义乌兼任市政府顾问、义乌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一列挤满民工和商贩的列车把他带到义乌。他绝没想到,这是他新的学术生命的开始,人生的最低点却正是学术上的又一个辉煌起点。

一接触到义乌市场,一了解到义乌因发展市场经济而迅速脱贫的事实,他很快激动起来。义乌的发展历程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教育课,他认识到,自己错了。

这以后他马上调整心态,决定在义乌这所市场经济大学校接受教育,将自己的研究与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结合起来。

一条独特的研究之路开始了。

到义乌不久,市长毛光烈就交给他一个任务。当时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迅猛,而一批专业街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出现引起人们的担心:后者会否冲击小商品市场?毛光烈就义乌市场体系建设问题希望陆立军进行专题调研,为市政府提供决策方案。

整整3个月,陆立军开始紧张的调研,走访商户,召开一个个座谈会。他的第一个课题《义乌市场体系建设研究》完成了。他在课题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完整的市场体系,必须坚持“兴商建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以生产资料市场和其他专业市场为支撑,以专业街相配套。他的意见被义乌市采纳,成为决策依据。

1994年,他受命参与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义乌产权交易所的组建,参与联托运开发总公司、农贸城等机构的组建。这些工作使他加深了对发展市场经济的认识,他的经济学研究也更具现实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