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沿海开发提供教育支撑

2008-1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刘桂清 我有话说
连云港,国家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拥有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唯一横贯中国大陆铁路大动脉的起点,但就在中国沿海地区飞速发展的20年里,连云港却已经落后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洼地”。

分析连云港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很多,如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由于地处苏北周边没有发达的经济地区带动等等,但更关

键的是缺少强有力的人才、科技支撑。连云港市市委书记王建华说:“人才的培养,科技的发展,关键还是靠教育。我们需要以淮海工学院为代表的在连高校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知识创新、实现科教兴市的责任,为连云港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

教育不均: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地区的发展,人才是支撑,教育是根本。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目前整个连云港只有淮海工学院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还没有硕士点,整个城市鲜有硕士生导师,更谈不上博导、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这不仅严重影响后续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而且难以满足地方承接国内外先进产业的科技需求。

苏南苏北高等教育的差距有目共睹,尤其是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江苏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有80%以上集中到了苏南,苏北除徐州有少量的研究生教育外,其他地区还是空白。

江苏省委一位领导说:“要真正解决苏北地区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立足苏北自己培养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对于连云港而言,发展淮海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成为必需。

沿海开发:召唤海洋大学

怎样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为连云港和淮海工学院指明了方向。

海洋经济学专家指出,海洋经济的发展,关键还是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始终伴随着现代生物科学、遥感测绘和深海调查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和运用,自然需要大批海洋经济专业的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这恰恰是江苏缺乏的。纵观全国沿海,除江苏外,每个海洋经济大省均有一所专门的海洋大学为其提供人才和科研保障。而江苏没有专门的涉海高校,仅有位于连云港的淮海工学院近年大力发展涉海学科,但在规模和层次上仍难以与沿海开发战略的要求相适应。

2006年7月,《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出台,明确沿海开发重点将是发展新能源、基础产业、现代物流和海洋产业。2007年10月,《江苏省“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印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实现江苏“两个率先”的重要引擎,也为淮海工学院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契机。

从新世纪开始,在淮海工学院的基础上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建议逐渐从民间的呼吁走进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议事大厅。2007年10月出台的《江苏省“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江苏海洋高等教育,加快在淮海工学院的基础上建设江苏海洋大学的步伐。”

城市地位跃升:促进高等教育升级

两个月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将苏北纳入长三角格局,并明确提出要加快连云港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江苏沿海和东陇海沿线发展。

江苏省明确要举全省之力,使连云港成为振兴苏北的龙头、全省发展的新增长极、全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经济枢纽;今年8月初国务院20个部委在江苏省沿海地区实地调研,调研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同志指出,连云港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连云港港口建设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重点;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为首的“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综合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也对连云港的开发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希望通过连云港的快速发展,在上海和青岛之间崛起一座特大型海港中心城市,从而更好地服务苏北、沿东陇海线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城市定位的跃升,迫切需要大学功能的拓展。对此,连云港市代市长徐一平有清醒认识:“当前以连云港为先导的苏北腾飞进入国家层面,不仅需要产业升级,同时急需高等教育的升级。加快发展苏北研究生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人才培养和集聚,而且对高新科技扩散的作用难以估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