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德行碑”下的故事

2008-1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积渭(山东省宁阳县东疏镇花园村村民) 我有话说

祖上给村子命名为“花园”,以此来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村中高耸着的石亭下面,有两尊高大的“德行碑”,是清朝乾隆年间,村民们为感恩村里出的太学生李超施恩放粮救济而立的,它已成为花园村的文化标志。在建村后的400年间,村里出了几个秀才、举人,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村”。但“秀才”给“花园”没有带来富

裕和幸福,村民们祖祖辈辈过着食难饱腹、衣不裹身的生活。

乡亲们的好日子从何时起步?还得从30年前的改革开放谈起。从那时起,村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将土地当做“花园”来梳理,日子过得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好起来,自然想到下一代的前程,为让孩子们不再是“睁眼瞎”,有出息,成大器,乡亲们时常带孩子到“德行碑”前转转,领略领略先人的文化风采,重视教育的风气日益浓郁。经济发展了,生活提高了,不久村里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并逐渐免除了一切学杂费,入学率达到100%。现在,随便“逮”了几位村民来打听,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一个仅有1100多人的小村,竟出了3个博士、7个硕士、140多个大学生。就拿我家来说,一家两代出了3个博士、3个硕士、两个本科生。

村里大学生多起来,村民与外界的交流也多起来,人们开始感觉到传统的种植、养殖模式受到挑战,要想把花园村建成“花园”,就得掌握现代知识和科技。村民在重视把孩子们送出去上大学的同时,在家的也重视起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到傍晚,家家户户都在灯下识字学习。1990年,全村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接着转向成人继续教育,让知识给村民安上“千里眼”和“顺风耳”,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

2000年,村里投资30多万元,在“德行碑”下建起文化大院,设有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一到傍晚,村文化大院就会挤满前来看书、上网的村民。

脑袋富,才能口袋满。进入新世纪,村里建起农民远程教育中心,村民们在“数字信息海洋”里畅游,鼠标一点,就能与专家、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键盘一敲,农村政策、农业科技、市场供求等各类信息都可搜索到。跨上“信息桥”后,乡亲们发展起木器加工市场、建起150亩苗木花卉基地和40多个有机蔬菜大棚,去年人均收入达到4600元。

“村里飘书香,田野生金银;乡亲脑袋富,生活日日新”,这一流传的民谣道出花园村的新变化。现在,花园村真正成为了“花园”,人们早晨到文化广场上去活络活络筋骨,中午到文化活动室看书,晚上还可以到村电子书屋看科技影碟,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套餐”。村民心气顺了,干劲足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我想,如果现在再树“德行碑”,一定树给我们这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本报记者邢兆远、通讯员张会明采访整理)

人物小传:李积渭,70岁,1953年毕业于泰安师范,先后在泗水县和宁阳县教书。1980年退休回到宁阳县东疏镇花园村至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