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9月19日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深刻阐明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动的迫切需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年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显著提高,“中国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产生的广泛影响,都使我国在国际上的面貌、角色和作用发生了变化。近年来,我们妥善处理了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积极发展中非合作、中俄合作,冷静处理贸易争端、边界争议、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等事件,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和神州七号飞船成功发射,也为我国赢得了声誉。
然而,国际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特别是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原油、粮食和基本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化成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出现震荡,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稳妥和谨慎地应对,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应当看到,正是由于这些年来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建立稳定健康的金融体系,努力自主创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改善民生,才使我们具有了抵御和减少国际经济风险影响的实力和能力。因此,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动的世情联系起来,为迎接新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国家发展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一环。现在到2020年还有十几年的时间,我们要确保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要深刻认识到,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生活水平还不高,贫困和低收入群体的比重还较大,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所以,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基础,而发展又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我们必须看到:第一,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约束紧张的局面将会成为一种长期状况,中国作为一个人均能源和人均资源紧缺的国家,必须改变高能耗、高物耗的增长模式,否则发展难以持续;第二,很多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极度恶化,进入工业化后期又要花费巨大资金治理污染,我们不能走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何况中国是用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压缩了工业化进程,各种环境问题集中显现,我们必须改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是必然的趋势,中国低劳动成本的时代不可能永远持续,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后,市场经济在深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在快速推进,而我们的体制机制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这种快速变动,因此必须坚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
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最大的难点之一是发展的不平衡,其中最突出的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人均GDP已经约2600美元,但中国的农民数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还很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到2007年,在GDP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0%左右,但在产业人员中农业从业人员还有约45%,乡村常住人口还占总人口的约55%。尽管政府采取了包括取消实行了2600年的农业税这种坚决措施,但在农民户均耕地规模不足半公顷的约束下,农业劳动比较收益过低的情况仍难以改变。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可能要经历比一般现代化过程更长的时间,但这又是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须经历的结构转换。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使农民普遍富裕起来,能否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密切联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的实际,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改善民生是当前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但人民群众在现阶段面临的突出民生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主要不再表现为温饱问题,或者说在短缺经济的问题解决之后,民生问题已不再主要表现为商品供给问题,而是更多地集中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如就业服务、教育普及、医疗服务、社会保障覆盖、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秩序、食品安全、劳动安全等。这些民生问题都是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相联系的。因此,我们要健全公共财政,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妥善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而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常常会面临复杂的局面。比如,在就业方面,一方面要应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挑战,促进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而在此过程中一大批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下降、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就业;另一方面,就业的压力依然很大,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还是要依靠中小企业。再如,在教育方面,这些年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23%,我国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但仍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迅速提高的教育需求,上学难的问题尚未根本扭转;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初职就业率不断下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又如,在社会保障方面,一方面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快速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已经形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逐步构成了全民医保体系,但社会保障的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另一方面,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和福利的刚性增长规律形成了矛盾,福利的增长要注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解决这些两难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寻找均衡点,统筹兼顾地加以解决。
收入分配也是当前涉及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的是,现在收入分配的主要问题已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收入差距过大。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对欠发展地区、对基层、对困难群体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要从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的多重角度,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收入分配的问题大的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扭转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我们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必须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来扩大内需,支撑经济的长期增长。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调整收入分配的结果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保证机会公平的体制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平感。
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些基层和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实际上反映了这些地方和基层长期以来在干群关系方面存在的深层问题。我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切群众的诉求,妥善解决好一些长期积累的利益矛盾,多做助民惠民利民的实事,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群众利益无小事,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都是科学发展的大事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重在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