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2008-11-2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

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30年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成绩和经验,探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改革开放伟

大事业的理论贡献,非常有意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40多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整体上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实力大大增强,团队攻关、整体作战的观念和能力大大增强,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参与国际对话的能力与范围大为拓展。目前,高校已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教书育人又潜心治学,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营养,中国对外开放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拓展了国际视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一方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空前发展,成绩巨大;另一方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哲学社会科学所承担的时代责任相比还有不适应,需要我们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改革创新,转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理念和模式,努力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加自觉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当前,教育部正在中央的领导下抓紧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要认真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问题。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总体部署,统筹当前和长远,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确定若干重点领域,抓住一批重大课题,实施若干重大专项,新增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团队,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为全面、更为有效地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丰碑

科学发展观是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作出的新概括,其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主体思想的运用和阐发;强调全面协调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运用和阐发;强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理论的运用和阐发。

二是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科学发展观强调求真务实,为党的思想路线充实了新内容。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征途上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三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深化,主要体现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等方面。

四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科学发展观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包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把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能力促发展,以推动发展促进提高能力,既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目标,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为党的建设增添了新内容。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的评价,要着重把握的是以下几点:一是从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二是从理论体系创立主体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三是从理论体系的地位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四是从理论体系的指导意义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五是从理论体系的品质上,着重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也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这一科学理论的新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改革开放的新的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探索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要始终正确把握时代主题和历史脉搏,在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和世界发展新情况和新特点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第二,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尊重群众、尊重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拓展和丰富。

第三,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和落实。

第四,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优秀文化的密切结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30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表明,只有做到以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头脑,才能够产生强大的思想征服力和凝聚力。以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任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赖于党的创新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跃和富有成效,与党的创新理论鲜活、生动、富有科学性密切相关。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须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展开,深入理解和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以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借助创新理论的魅力促进自身作用的最大发挥。

坚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表明,只有在继承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才能将优秀的传统发扬光大,也才能获得创新发展不竭的力量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开拓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仍须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坚持开拓创新。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坚持以更富时代性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灌注于教育实践,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魅力永恒,活力永续。创新是民族之魂。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创新更显重要。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在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实效,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坚持扎根社会实践。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扎根于鲜活的社会实践,与广大学生的生活、情感、心灵、思想息息相通,就能产生强大的思想引导力。实践之树长青。实践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鲜活、生动,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到学生中去,到实践中去,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发挥作用,产生效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须与受教育者息息相关,找到共鸣点和突破口,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释疑解惑,使思想政治教育之树同样长青。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邱东: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以改革促发展:

加快推进依法行政,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优化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公开透明度。

继续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高效、多层次和开放的金融市场。进一步改革投融资体制,规范政府核准制,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改革土地供给制度,消除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发展技术市场。

以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建立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倾斜的体制机制,建立符合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健全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政府投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安排和稳妥推进土地征用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善汇率机制和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加强对外资的引导,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完善对外贸易和投资的管理体制及政策体系,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叶澜:

充分认识基础教育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基础教育当代变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愈来愈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基础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事业,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系统本身等方面,基础教育问题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问题,更是一种广泛的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与合作。在当代中国的教育变革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共变中的系统与环境的双向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和教育都面临着内部变革向双向适应变革需要的努力,这就需要:一方面,社会和教育双方在经费、环境、教育价值取向与利益配置等,形成共识与合力,共同解决与面对;另一方面,教育制度中各级各类学校不仅在整体结构上要作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纠正内在偏差的调整或重组,而且相互之间需要一致性和贯通性,形成相互支持和参照的内在有机关系。

第二,基础教育作为培养新生代的人类实践,在当代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国家责任,我们有必要在一个新的参照系之下,重新思考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应包括:

培育基础性学力。基础教育应更多地着力于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培育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向主动学习、自主选择的学习主体转换;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维、多向学习能力;着力培养学生选择、重组、创造性转换信息的能力。

唤醒生命自觉。当代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新生代将处于一个异常复杂多变的时代生境中,个体必须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具有在变革中把握自己命运的生命自觉,才能清醒地选择发展方向,合理地设计发展道路,成为变革的参与者、促进者甚至引领者。

提升生存智慧。当代社会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每一个人的生存智慧提出了要求。在充满变化的社会中,人如何才能活得精彩、健康和有质量,如何才能“有智慧地生存”。教育要使人在未来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学会生存”,积极培育人的生存智慧。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

高校党建30年的宝贵经验

回顾30年高校党的建设,以下几方面经验至关重要: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党建经验证明,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工作转到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党的工作也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党委尊重并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使高校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把育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0年来,高校党组织领导学校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克服各种困难,为更多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三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30年来,高校党委不断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抓思想政治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培养领导班子的战略性眼光和前瞻性思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突破阻碍学校发展的思维定势、利益格局和体制机制;要求领导干部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师生员工办实事;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加强协调配合。

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凝聚力量,共同奋斗。30年来,高校党委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武装广大师生员工的头脑,同时,进行学校优良传统和校风教育,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其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高校党委在组织建设中,把院系党委建设,特别是基层党支部建设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活力。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法制建设三十年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中国政治生活的法治化;第二,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化;第三,中国老百姓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法律化。这三个变化,标志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1980年审判“四人帮”,是我国政治生活法治化的开端。此后,我国修改了《宪法》,制定了《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和《立法法》等,严格规范了国家权力的运行范围和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政治决策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此外,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对“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作出了具体的制度化安排,这两个基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是了不起的创举,在中国特色法治体系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法制建设也在同步发展。我们公认,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没有完善的法制,市场经济就没办法正常运转。1978年起,我们就在规范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市场行为方面进行了大量立法,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在1986年制定了《民法通则》,1988年制定了《国有工业企业法》,1995年制定了《公司法》、《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票据法》和《保险法》等,1998年制定了《证券法》,修改了《合同法》,以及《商标法》、《广告法》、《专利法》等,这些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不仅维护了市场经济的秩序,而且确认了经济改革的制度成果,也推动了改革的深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现代金融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这个过程离不开金融法体系的建立健全。

30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传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居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个人的财产也逐年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立法机关修改或制定了《婚姻法》、《继承法》和《物权法》等,这些法律也适应了新的情况。

总的来说,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也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

30年政治改革与建设的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政治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的政治改革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一国两制”、“以法治国”、“服务型政府”等理念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为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和政府建设确立了清晰的目标。

30年来,通过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改革和立法制度的加强,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关系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增强了政府管理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适应性。在政府管理手段方面,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政府电子政务等政府建设工程,地方政府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1991年应对苏联东欧剧变,1997年抗击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处理“非典”疫情,2008年奋战南方雪灾、举国救助四川汶川大地震并进行灾后重建、抵御全球金融风暴,无不彰显着党的执政能力极大提升和政府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具有了统御全局的战略决策能力、超强的应对重大社会危机的应急能力、化解重大国际危机的政治能力和解决社会深层矛盾的综合能力,无愧为改革开放的坚强领导核心。

30年来,政治局面保持了持续稳定。党和政府及时有效地化解、消除不安定因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持政治发展的有序性和稳定性。“中国不能乱”、“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已成为举国上下的政治共识。

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中国主导或参与建立的国际新机制、国际新组织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联合国框架内,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表现出了一个大国应有的风范。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出版社社长贺耀敏:

集中反映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丰硕成果

理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核心,也是我们民族蓬勃奋进的精神脊梁,更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所取得的发展和进步,最重要就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理论创新这个灵魂。站在历史新起点,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繁荣,尤其要重视和提倡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由教育部社科中心组织国内高校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历史新起点”丛书,便是集中反映了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丰硕成果的精品力作。

这套丛书具有以下特色:一是理论性,即致力于以历史的眼光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形成,避免单纯的历史性、资料性的回顾,突出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思考和一些重大理论探索的发展脉络;二是针对性,即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师生为读者对象,提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理论难点、热点问题;三是前瞻性,即从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高度,对高校师生所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展望;四是历史感,即以历史新的起点为坐标,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更广的视域,回答了当代中国遇到的历史问题、时代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力争认真做好“历史新起点”丛书的出版工作,为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相信此套丛书必将能够经得起社会的考验和读者的认可!

编者按为回顾和总结30年来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理论贡献,在“历史新起点”重大课题研究及系列丛书编写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提升丛书编写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11月25日在北京举办“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暨‘历史新起点’系列丛书编写专题理论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湖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这里,刊发部分与会同志的发言摘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