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战争“血液”的出色研制者

2008-11-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赵建伟 本报通讯员 皋山 李彦忠 我有话说
200多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军队科技进步奖,26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17项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这么多荣誉,都是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研究所创造的。

从“零”公里处起步

油料是战争的“血液”。1959年12月,总后油料研究所诞生。当时,王河海、李昂、

张凤廷、陈承威等17人,凭着一把普通的丁字尺,一只锈迹斑斑的漏斗,在油料研究的“零”公里处,走上艰辛而光荣的漫漫征程。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北”地区车辆低温启动难的问题,专家张凤廷率领课题攻关小组,几上青藏高原,纵横万里跟车试验,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车用稠化机油,使我国彻底告别了靠手摇、火烤启动车辆的历史,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当共和国第一朵蘑菇云在大漠上空升腾的时候,科研人员为掌握油品和油料装备核效应第一手资料,竟在核试验现场进行了整整四年的试验,获得极其珍贵的科学数据。

在诸多科研成果中,100毫米野战输油管线系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个系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国外少数发达国家的专利,而我军则是空白。为了研制这套系统,总后油料研究所攻关近10个春秋告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用一流成果兑现“为战而研”

履带式两栖装甲加油车样机的性能测试,是在海上进行的。海上风大浪急,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连人带车沉没海底。酷热的夏季,为测得这种车在海上经逆浪、顺浪、侧浪等不同浪向下的行驶数据,总后油料研究所工程师张宏旺面临一次生与死的考验。经过数十次测试,他掌握大量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装甲部队官兵赞叹:“配上这样的加油车,我们就会如虎添翼!”

过去部队野战储油,主要使用金属油罐和油桶,搬运装卸困难、机动性差。总后油料研究所根据野战储油需要,研制出新型聚氨酯软体油罐和组合式战役、战术两种野战油库。与老式野战油库相比,新型野战油库操作人员比过去减少50%,展开撤收时间缩短95%,节约运力96%,大幅度提高了油料保障效率。这项成果填补了我军自行式、集装式野战油库的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钢质野战输油管线系统,涉及机械、冶金、化工、电子、车辆等专业,包括10多个子项目,庞杂的专业门类只有靠创新去攻克。总后油料研究所攻关人员以独特的思维方式,从子项目上一一突破,成功地研制出高强度、超薄壁、特轻型槽头钢管。这种钢管耐压力高于外军同类装备水平,综合性能优越,单根重量比外军减轻20多个百分点,输送油量大。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军战略野战输油管线的空白。

急难险重全天候保障

总后油料研究所奉行这样一种理念:服务任何军事行动,坚决做到平时随时保障,战时遂行保障,急难险重时全天候保障。

近年来,总后油料研究所有500多人次上高原、下沿海、钻山沟、巡边防,深入部队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培训技术骨干2500多人次,验收油料装备上万台(件)。有一次,总后油料研究所高工刘慧颖在海军部队调研时,发现使用传统仪器设备进行舰上油料化验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她回所后马上提出课题立项方案,研制出体积小、功能全、不动火、无废液污染的近红外油料分析仪,大大提高了野战油料化验效率。

在历次重大演习中,总后油料研究所研制的油品和油料装备不仅大量应用,且经受住了考验。他们研制的六管加油挂车、整体自装卸运油车、组合式战役战术野战油库、野战输油管线系统等骨干油料装备,在抗洪抢险、抗击冰雪灾害、抗震救灾等非作战军事行动中大显身手。今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加班加点生产救灾部队装备急需的特种油品发往灾区,解决了抗震救灾部队的燃眉之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