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什么有些文明崩溃而有些幸存下来

2008-12-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久亦 我有话说

复活节岛上的石像。资料图片

著名的生物和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最近研究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为什么历史上有些文明(如复活节岛、玛雅帝国和格陵兰岛北欧)崩溃,而有些文明(如冰岛和日本)却延续至今?回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令我们现存的社会避免重蹈覆辙。

戴蒙德举了复活节岛作为失败文明的例子。4 0 年前,探险家Thor Heyerd ahl 曾在他的著作《远征KonTiki》提到复活节岛,他从南美洲乘筏到达该岛,以此来证明波利尼西亚的岛民来自于南美洲。复活节岛约66平方英里,大约在公元1500年有人居住,居民大约在6000人左右,最高时达到30000人左右。复活节岛于1722年4月5日被荷兰探险家雅各布(Roggeveen)发现。所有的欧洲探险者都对散落在岛上沿海的400座石像感到震惊和困惑。这些人类石像都是长耳无腿的男性躯干,大多15至20英尺高,最大的有70英尺高,“体重”从10吨到220吨不等。这些石像看起来是先在岛屿顶部的火山口雕刻出来,然后装在大型的木轮上,再由绳索拖曳到海边竖立起来――这简直是人类能力和组织的奇迹!

社会都是由人类构成的,毫不奇怪,这些已经崩溃的古代文明同样拥有人类所有的冲突性格,如侵略、残暴、奸诈以及同情、慷慨、爱心等。首先,人类对于自然的攻击始于森林砍伐,以便提供住处和获得耕地。随着人口的增长,更多的森林被清除,无可避免地造成土壤侵蚀。同时,在这种社会中,难免有执政精英消耗着不成比例的资源,其余人只能是贫民。精英对于财富和声望的攀比,使得复活节岛长耳石雕这样的古迹被不断地建造起来。人性本质使他们注重短期目标,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以致整个社会走上了不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对不断减少的资源的争夺导致了战争和内乱,最终使文明毁于一旦。

复活节岛基本上遵循了上述的自我毁灭之路。最突出的特点是森林彻底毁灭,鸟类物种也跟着灭绝,直接后果就是原材料消失、树种灭绝和作物产量的减少。饥饿导致了贫民与拥有长耳雕像和大厦的富人之间的战争。很多证据表明,岛上发生过人吃人的事件。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富人可能会建立起类似洞穴的庇护所而免于被吃掉。

最终,衡量文明的进展和最终命运的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这些社会是否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关照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如果答案是不可持续的,那么文明必将重蹈复活节岛的覆辙。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复活节岛远离其他土地或岛屿。这意味着当地居民无处逃生、没有移民涌入、没有食物输入,也不会有来自外面的帮助。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星球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就像复活节岛一样。换句话说,全球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没有其他星球可以逃生。既然已经知道了复活节岛的命运,那我们为什么不采取一种更为可持续的方式来善待森林和其他资源呢?

(作者为美国国际政策研究中心前高级研究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