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回归传统的“九零后”

2008-1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雷达 我有话说
用流行语来说,边金阳的《换爱》是一个“90后”小说。我曾经对一位“80后”作家进行过仅有一次的评价,认为“80后”作家中的一部分已经在认同传统。“传统”二字在今天颇具争议。在世界文化和“五四”文化背景之下,“传统”是指中国大传统,还是“五四”以来的小传统?抑或整个人类文化的共同传统?当然,我所说的主要
还是人类那些具有共通性的大传统,比如爱、正义、同情,怜悯等。我当时发现,“80后”的作者中有些人与上代人沟通并和解;而现在我看到的这位“90后”作者,则表现出一种“回归”。

此“回归”有两层含义。

一是反传统和反叛之下的情感回归。有人说,“80后”没有责任感,指的是“80后”对整个上代人情感、责任上的反叛性。这是一代人在文化追寻中的一段迷惘。但到“90后”时,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90后”的父母也不像“80后”的父母那样太过溺爱孩子,开始注意培养他们的传承性,这就使得“90后”自然而然地与“80后”发生了一些不同。这种不同,我称为“回归”。在边金阳的《换爱》中,从小时候“一个极为熟悉的陌生人”开始,他开始认识父亲,后来的一天,他“突然发现父亲的黑眼圈儿,像是用整个宇宙的黑夜混在奶昔里涂抹的”,意识到父亲慢慢老了,终于,感悟到“他被生活压弯了腰,他在用自己的光阴交换我幸福的时候,苍老了”。认识到父辈的爱并开始承担爱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自觉。一个被溺爱坏了的孩子,在经历了无数的小坎坷之后,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完美来自于父亲的彻底“破损”,他沉睡的爱终于被唤醒了,他开始学习承担了。在这里,“父亲”代表了人类的传统和亲情。

二是小说叙事上的回归。在今天,小说叙事创新者层出不穷,但小说却越来越不好看了。我总觉得,把小说所有的外衣脱去,小说必然只剩下两样东西健在:一个吸引人的故事,一个有意思的人物。小说最初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要给一群人讲一个有意思的见闻。边金阳正年轻,他还没有接受过文学史的“熏陶”和实验小说的浸染,所以他的小说写得很简单,就是写了故事与人,交待一个意义,其他的都没想到。小说一开始便设置了悬念拴住了读者,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全部阅读。这种叙事手法也体现了对传统的回归。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