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衢州市实施培训新型农民新模式

2008-1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叶辉、严红枫 我有话说
本报讯11月中旬在浙江省衢州市采访时获悉,该市在过去的5年中已有60万农民接受各种技能培训,全球扶贫大会的外国官员称此为“素质扶贫的衢州模式”,是“全球反贫困工作的一项创新”;国务院扶贫办授予衢州全国首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称号;有关专家则称衢州的农民培训是“新时期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

衢州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三农”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该市于2003年开始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创造了为国内外称赞的培训新型农民的衢州模式。何为“素质扶贫的衢州模式”?衢州市教育局长姚宏昌的解释是:“订单培训,政府买单,发放创业绿卡,打造劳动力品牌。2003年以来,我市每年培训农民5万人,5年共培训农民30多万人次,全市平均一家农户都有一名主要劳动力通过培训,50%适龄农民受到知识技能培训。也正因此,国务院扶贫办将全国第一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称号授予我市。”

“衢州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在培训农民时实施“三保(保姆、保安、保洁)战略”。这一战略很快形成品牌,衢州因此名声远扬。近年深受欢迎的衢州保姆都接受过家政服务专业培训,课程有“如何烧出好饭菜”、“如何接电话”、“家庭心理和职业道德”、英语等。培训分为初、中、高级班3类,学期为半年、一年、两年,力图能培训出能讲普通话、懂基本礼节、能烧出好饭菜又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为城市家庭所欢迎的保姆。衢州保姆不但走向全国,还输出到国外。29岁的高级家政班学员毛金爱,因英语基础不错,经过两年的培训,现在奥地利,因业务出色,受到当地人的赞赏。

衢州的技工也是“有多少要多少”。记者11月8日在衢州中专看到,模拟车间里摆满了一台台车床,学生正在车床上操作。在培训农民上,该市根据贴近市场、贴近本地产业发展、贴近农民意愿的原则来设置专业,按订单开展计算机、服装、农机、宾馆服务等专业培训。农民培训由政府买单,政府给农民发培训券,农民拿到培训券后自由选择专业,培训机构拿到培训券后向政府结算,这种方法深受农民欢迎。从2003年以来,衢州市已投入9000多万元用于农民培训。先后有60.22万农民接受各种培训,共转移农民31.33万人。市委书记孙建国说:“衢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造就了大批的新型农民,达到了培养一人,脱贫一家,稳定一方的成效。”目前,一大批保姆乡、厨师村、保安乡、缝纫村在该市冒出,通过培训的农民逐步走向富裕。

2006年,衢州市委、市政府又决定实施新型农民技能等级培训,把培训的对象往前延伸,在抓好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培训的同时,突出抓好未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近5年毕业的历届生的培训,使他们至少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人人都有一本学历证书、一本技能证书和一份好工作,成为“回农村是新型农民,到城市是合格市民,进企业是熟练技工”的一代新人。据统计,该市2006年以来已有8880名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培训,97%培训学员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今年,该市已组织未参加中高考的2970名学生参加培训。

“素质扶贫的衢州模式是创新之举,可供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减贫中借鉴。”全球扶贫大会中国东部案例考察团团长科林・芬克尔斯顿女士前不久在衢州考察后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