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德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

2008-1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 我有话说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柏林经济研究所所长齐默曼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但全世界对受过良好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越是受过好的教育,就业的机会越多。他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名誉教授也关注中国的发展,他认为,中国的大学生就业趋势也同样符合这一世界潮流。

尽管媒体一直非常乐于

报道德国有开出租车的博士以及高学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新闻,以此说明就业的艰难。但事实上这并不能真正反映德国大学生就业的真实情况。统计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要比未上过大学的人稳定,而且收入明显要高。2000年,德国的大学毕业生收入比未上过大学的人平均高43%,去年上升到了56%。大学毕业生当然也同样受到失业的困扰,但总体来说,受教育高的人更容易转型就业。所以,德国政府一直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

记者就大学生就业问题采访了一些德国大学生,他们普遍感到目前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不是一件易事。这里有很多原因,德国失业率总体维持在高水平上,就业状况总体不太好。但不少情况下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工作地点、收入、待遇等方面不如意。然而,很多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还是所学专业问题。如近年来德国人学习文科、学习管理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过剩。

德国统计部门、劳工部门以及各经济企业协会经常发布就业指导信息,这对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具有宏观指导作用。德国政府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并鼓励他们学习实体经济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现在大学中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传统上女性学习自然科学的热情不高,比例相对较小,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她们的就业。德国政府为此多年来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女性学习自然科学。至今政府已经连续在全德国范围内举办了八届“少女日”活动。每年活动期间,全国大批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向5年级以上的女孩子开放。著名科学家也向女生们做报告,培养她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鼓励她们报考自然科学专业和到高新技术领域就业。

德国大学没有为学生找工作的职能,但许多大学为学生提供帮助。有的大学设有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相关就业信息。记者到柏林和德累斯顿的一些大学采访时看到,这里的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多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就业信息。他们每年都会组织用人单位到学校来办一些招聘会。

德国绝大多数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实习时间后才能毕业,这有助于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德国企业一般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通过实习,达到相互了解,并最终签定就业合同的比例并不在少数。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让实习的学生再回来工作,还资助学生完成学业。

德国的职业流动性较大,一个人一生仅从事一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一般都会先找一份“糊口”的工作,然后再慢慢找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这期间,大多数人都会根据就业状况,继续学习提高。例如,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前景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学习汉语。

(本报柏林12月2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