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和谐之美中受到感染

2008-12-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淳 我有话说
猛然看到《女儿船》,居然发现自己眼角湿润了。一段时间来,坐在电影院,往往是电影散,人也散,心立马就跟着走了,绝不像从前看电影会心底久久不能平静。一直以为这都是自己的问题,但今天发现,好像电影也出了问题。

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电影创作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产业化发展使得电影的娱乐功能得到

空前释放,商业价值一跃成为了电影价值的核心;而另一方面,许多青年导演开始走向国际各大电影节,在得不到商业机会和认同的情况下,走上“艺术电影”发展之路。由此,中国电影创作中呈现出十分突出的两极化现象:要么商业,怎么好“看”怎么来;要么艺术,怎么“深刻”怎么来。然而,“好看”并不等于掏空的花瓶;“深刻”也并不等于悲观甚或绝望。即使再好看的花瓶也不值得花巨资打造;再深刻的小说、音乐,看了听了之后如果只会让人放弃生而想去死,那又有什么意义?

《女儿船》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化茧成蝶,散发着独特的气质与芬芳。影片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丧偶三年的父亲有着再婚的愿望却得不到稚气未脱女儿的理解。父亲为了女儿决定隐忍放弃自己下半生的幸福,女友理解爱人决定只身远走他乡,而女儿在对一个无助“孤儿”洋洋的关怀和对一个年轻男子青春萌动的情愫中渐渐成长,并最终理解和支持了父亲……影片没有绚丽的镜头和耀眼的明星,在素朴的山水和人情中,将这个远离都市的故事娓娓道来,用脉脉温情打动了人。

电影投射的是生活,更是创作者眼中的生活。“天真的眼睛到处看到朋友,阴冷的眼睛到处看到敌人,恐惧的眼睛到处看到陷阱,欢乐的眼睛到处看到光明……”电影中故事的选择、镜头的选择都有着强烈的主观性,电影背后总有创作者的影子,由此,创作者健康的审美追求对于影片的品质起着关键作用。没有对父女亲情的深刻理解、没有对乡土田园的依恋、没有对生活中美的苦苦追寻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女儿船》断然呈现不出中国水墨画般的湖光山色以及那张扬着温暖、关怀的人情人性。影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可贵的是其中没有阴谋和算计,更多的是理解、宽容、忍让与尊重,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词汇,却在今天这个自我意识空间膨胀的社会环境中,在西方强势个体文化的猛烈冲击下,在中国的电影里越来越找不到了。父亲对女儿的疼爱与“牺牲”,女儿对“孤儿”母爱的倾注,父亲“女友”对爱的理解与真诚,“结巴”对爱的勇敢追求与放弃以及村民之间分一块糖、借一点火的情意,创作者苦心孤诣地发现了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并将其与自然美融合一体,从而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影片中的这种情感表达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当片中女主角从水中救起洋洋,在阳光下怀抱这个弱小生命时,你能感受到一种生命复苏的美丽,引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重新思考。影片结尾扁舟相逢,除了展现湖光山色的中国自然美景外,也缝合了影片对生命主题的理解和完美诠释。

生活本应是艺术之本源,却在当下的许多电影里看不到了,电影离大众越来越远,这无疑是一个创作姿态的问题。艺术工作者在常人眼中,一直都是神圣、高高在上的,但如果艺术工作者也这么认定自己,那结局无疑就是可悲的。《女儿船》作为一个70后导演的处女作,能从繁华闹市走出去,潜心走进山乡的寻常百姓家,细心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小感动、小璀璨,这份真诚的态度赋予了影片亲和的气质,也是影片最终得以呈现的重要原因。

《女儿船》是一部回归心灵的电影,它在喧嚣的闹市中给观众送上了一杯清茶,飘着淡淡的绿叶的芳香。托尔斯泰曾说,“区别真假艺术的标志是感染性”,目前中国电影的确需要更多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调动人各自的生活积累去追求和呼唤这种和谐之美的、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推动中国电影以及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大繁荣大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