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学动态

2008-12-0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古籍数字化又有新进展

于三年前启动的“古籍电子定本工程”,近日取得重大进展,古籍整理软件平台在首都师大电子文献研究所开发完成。凡列入该工程的古籍书目,将依据严格标准和流程加工制作,从而奉献给读者“水明沙净”的优质电子文本,最终可实现古籍电

子化“零差错率”,使研究人员无须核查即可放心引用。

古籍数字化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它在实现海量信息查询、字词频分析,从而极大方便研究者查阅的同时,也存在着错讹多、信誉低、难以准确引用等问题。“古籍电子定本工程”以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为底本,组织古籍专业人员对重要经典进行反复精校,再将勘定后的电子文本统一进入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安装检索平台,配置相关工具,最后将质量上乘的电子定本呈现给读者。无论在文献学上,还是在版本学上,将有力地推动古籍数字化的进一步规范化,从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发挥积极作用。

《儒藏》召开主编工作会议

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和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等主办的“儒学典籍的现代诠释与《儒藏》主编学术研讨会――2008《儒藏》主编工作会议”近日在浙江大学举行。《儒藏》各部类主编在会上介绍了各自部类的进展和经验,韩、日、越等国的学者介绍了各自国家儒学文献编纂的进展情况。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参加会议并指出,《儒藏》编纂是一项重大的学术文化工程,教育部社科司会尽最大的努力继续支持,加大经费和行政协调支持力度,并计划在近期召开参与该工程的有关高校和社科处(部)负责人的协调会议。北京大学张国有副校长在会上强调,编纂《儒藏》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必须要有资金的支持和良好的组织协调。

目前,《儒藏》工程正进入到攻坚并初见成果的阶段。编纂中心已收到完成稿件218种,已发排100余种。

(甘祥满)

傅璇琮书序结集出版

汇集傅璇琮撰写的七十三篇序文的《学林清话》,近日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这些书序是傅先生二十余年间陆续写作的。作为一种重要而又有独创风格的写作文体,这些书序字里行间洋溢着“辩学术,论世情,记友谊,抒己见,重理趣”的精神,为诸多学者治学的“知音”之声。该书记述了他与诸多学人之间的高洁情谊,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新时期以来我国古典文学界的丰硕成果和最新进展。

中韩学者研讨“儒家经典与诠释学”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和韩国儒教学会共同主办的“儒家经典与诠释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以及韩国成均馆、中央、西江等大学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儒家文化在当代韩国仍具有重要影响。会上,中韩两国学者就如何借鉴西方现代诠释学理论,对中韩两国儒学史上共同存在的注经传统和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如何对儒学做出具有现代意义的创造性诠释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最后著名学者张立文教授对研讨会作了精彩点评。

(胡仲平)

“长三角”高校交流中哲博士点经验

第三届“长三角中国哲学博士点论坛”于11月22-23日在安徽大学哲学系举办。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长三角地区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哲学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及发展思路进行了研讨。会上各校代表交流了经验。南京大学将中国哲学、宗教学和东方哲学与宗教互为打通,形成互相交叉的教学氛围。华东师大的中国哲学博士点则借鉴西方哲学的经验,主动对外交流,每年送一批学生到国外去接受训练。上海师大中国哲学博士点将国内儒教和佛教研究的一流专家引进,侧重于宗教,将特色项目办好。苏州大学摸索特色,以明清为两个高峰,发挥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言必秦汉的精神。浙江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点努力让该学科融入到实力较强的外国哲学和科技哲学成熟的培养模式中去。安徽大学博士点正在做的是:注重于方向建设,立足于地方性,既贴近主体内容,又有地域内容和特色。

(施保国)

蔡元培和汤用彤学术讲座在京举行

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书院、中关村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三极书局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蔡元培学术讲座和第十二届汤用彤学术讲座近日在北京大学逸夫一楼举行。韩国著名学者、儒林领袖崔根德教授分别就《韩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礼俗与现代》、《21世纪儒教的展望与课题》以及《〈论语〉中孔子的经济思想》三个讲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认为儒教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是解决人类终极问题的一种道德和信念体系,我们应该灵活利用儒家思想文化中积极的一面,使之能够适用于目前正处在过渡期和转型期的现代社会。崔根德教授现任韩国成均馆馆长,韩国儒教学术院理事长、院长,韩国儒教学会理事长,并曾经担任第一届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长。

蔡元培学术讲座和汤用彤学术讲座是为纪念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汤用彤先生,由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于1996年开始创办的,讲座每年都邀请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就其所关心的学术文化问题发表演讲。

(胡仲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