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是江苏省镇江中学,号称“江左人才渊薮”。
四十五年前的盛夏,我只身乘着小轮,顺着长江第一次离别家乡来到镇江。年少的我被这地处城郊、具有浓厚乡村特色的学堂所震撼,亦被淙淙流水弯弯小桥的美丽
回首往事,近半个世纪悄然逝去,然而少年时代在镇江中学度过的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仍记忆犹新。我算是从乡下来的孩子,到了镇中就算是进了城,就像到了天堂一样,所见所闻永远都是新奇的。天真、纯洁的同学关系和谐融洽,偶有争吵很快也就忘却。寄宿生活是艰苦的,清晨要到井台排队打水洗漱,宿舍挤睡双层铺。一次从上铺掉下来裹着被子仍在睡梦中,居然香香甜甜一觉睡到天亮。由于阴冷潮湿,常生跳蚤臭虫,咬得学生难以入睡。管后勤的老师和校长就跟我们一起想办法对付,把床抬到浴池里用开水烫煮,杀臭虫和跳蚤也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学习是紧张的,但课外都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我当时作为学生代表,参加校团委工作,担任宣传委员,负责学校的黑板报与广播站工作,尤其记得当年“经营”黑板报的情形。黑板报每周出两期,每期十四个版面,三位指导老师王联元、陈华、洪浦生全是优秀语文老师,他们手把手地悉心指导我们,同时又放手让我们独立操办。从组稿、编辑、版面设计到抄写,基本上每天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都要耗在这个上面,有时候还要通宵达旦地加班。做自己喜欢的事,真的从来没有觉得累过。这些社会工作对我自己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包括文字编辑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于地处城郊,学校文革期间受的影响不算很大,反倒是这段时间,使得我们有更多机会跟当时刚进校的一大批还带着学生气的血气方刚的青年教师接触。这些老师大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等省内师范学院毕业的,有年轻人的热情和冲劲,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气息,竟把我们当作兄弟与朋友。这期间,这些老师带着我们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得我与师长、同学以及母校的一草一木结下了特别的情缘。这对我以后的成长,对我未来的事业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实在不是哪个词汇所能形容的,它已经渗透到我的血脉中,成了一生的收获。我可以这样向母校表白:一个人的成长、成人、成熟、成才、成器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但中学阶段是人生旅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我真正的成长是从镇江中学起步的。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116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将是无法超越的极限,但对一个学校来说,倒是悠久历史回味的见证和攀登高峰起跑的开端。记得有一位学子讲过,不管母校是否名声远扬,是否默默无名;是否微弱强大,是否清贫富有,她都是我们成长的根基和源泉。我忘不了镇中深厚无比的文化底蕴,忘不了循循善诱的师长,忘不了热情可亲的工友,忘不了亲密无间的同学。这份回忆,无法抹去;这份情缘,无法离散;这份激动,无法衰减。这就是镇中与每一位学子、每一位校友结下的永久不解之缘;这也是每一位学子、每一位校友常思母校、常回镇中的永恒动力源。
■方国才
(作者系江苏省政协常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师范分会常务理事。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重大课题《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主编《跨世纪人才的素质与培养》、《中国著名校长的管理奇迹》、《学习:学校发展力》等著作。江苏省镇江中学1966届毕业生。)
江苏省镇江中学 江苏省镇江中学创办于1892年,2001年通过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 镇江中学学术氛围、文化气息、办学特色历百年积淀而浓郁醇厚。镇江中学秉承“一切为民族”的校训,牢固确立“关怀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有深厚文化教养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经历届师生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与“实、活、严”的教风,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交融,严谨与开放结合,立德与笃学并举,教师与学生共进”的办学特色。学校培育了像蒋南翔、于漪等众多知名校友。 |
母校回望 |
网络支持:光明网新浪・新浪教育 互动热线:010-67078528 67078146 网络博客:blog.sina.com.cn/mxlz1008 通讯地址:北京市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