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农业合作的动力与基础
两岸农业合作之所以能取得“双赢”,是因为两岸农业合作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将具有优势互补的两岸农业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配置效率的经济规律。两岸都属土地资源约束型的小农经济,市场竞争的经济规律表明,“小农”通常由于规模不经济难敌“大农”的竞争。两岸农业进行合作后,以整合的规模与创新的区域竞争力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就能取得“双赢”的成效。同时,由于地域相近,生态环境相似,市场相同,两岸农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只有整合两岸农业,形成优势互补,才能变竞争为“双赢”。
总体看,大陆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与空间,由两岸农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资源禀赋的差异性、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比较优势的差异性,以及近30年合作不断增强的两岸经济的依存性,都是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的重要基础。
根据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统计资料分析:1980年台湾就已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2001年台湾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已进入经济发展的第四阶段,即后工业化阶段;目前大陆的经济还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阶段一定是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福建与台湾为例,统计资料显示:现阶段福建农业发展水平和台湾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发展水平相当。正是两岸农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为两岸农业合作提供了基础。在经济发展新阶段,台湾农业需要转型与结构升级,台湾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金、技术、人才、生产与营销组织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需要到大陆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大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市场价值的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台湾资金、技术与人才的注入。
两岸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体现在两岸农业资源禀赋与配置效率的差异上。仍以福建为例,可以按照经济学理论,将农业资源归纳为土地、劳动、资本与技术这四大要素加以分析。闽台农地总面积、人均农地资源量、人均耕地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物质资本拥有量等指标比较分析显示,福建土地与劳动力资源比台湾丰富,台湾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更高,闽台农业资金要素拥有量存在显著差别;闽台农地产出率、农地利用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农业资金生产率、农业技术贡献率等指标比较分析显示,台湾农地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比福建高得多,但资本效率比福建低,台湾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1990年后,台湾农业经济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福建农业经济增长是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配置效率与产业发展分析表明,两岸农业合作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进一步合作还有巨大的潜力与空间。
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的潜力与空间
基于两岸农业合作的本质、基础与动力的分析,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以“大农业”的思考延伸两岸农业合作的产业链。所谓“大农业”是指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与产后三大部门的农业产业。目前,福建在包括农用机械、农用化肥、农膜、农药等为农业生产提供资料的农业产前部门的发展相对滞后,台湾在这一方面技术先进,两岸农业在这一领域的合作空间很大。当前除了进一步挖掘两岸农业生产、加工、销售领域的合作潜力之外,应以“大农业”观念把台湾先进的产前部门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以延伸两岸农业合作的产业链。
2、从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的视角拓展两岸农业合作空间。农业的功能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当今的农业不仅是一个经济产业,也是一个社会产业、政治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只有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才能实现农业资源的最优利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资源的价值,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大陆地域辽阔,景观优美,文化遗产丰富,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发挥地大物博优势,是大陆农业发展最有潜力之处,也是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的潜力所在。早在20世纪90年代,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就已是台湾农业发展的重点,发展水平较高。因此,从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多功能农业的视角来思考两岸农业进一步合作的途径,就能拓展合作的新空间。
3、重视先进制度资源与优质人力资本引进。在现代生产中,制度资源与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发达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直是促进台湾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台湾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大陆现有农业资源禀赋与制度框架下形成的小农经济,很需要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制度来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规模经济。此外,台湾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优质的人力资本,这些既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又熟悉农民合作组织的人才正是大陆农业发展所急需的。因此,大陆农业要实现现代化,不仅需要学习借鉴台湾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建立的好的制度安排,比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需要引进台湾的相关专业人才,推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