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地质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瞄准国际学术前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主要成绩:一是高等地质教育为地质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合格人才。30年来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共培养约83万地质类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是1951年至1977年培养总人数4.32万人的19倍,大大提升了地质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正是这一批批逐年毕业的新生力量,在全国性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探开发、地球科学研究与地质科技创新、国际地质交流与树立国际声誉等方面,为我国地质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二是高等地质教育为地质科技创新提供了力量源泉。高等地质院校学术氛围浓厚、师生思想活跃,是新思想碰撞与产生的地方,是地质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与力量源泉。30年来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有关统计表明,高等地质院校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40%以上项目的研究任务,如2007年承担41.16%的重点项目、53.07%的面上项目、41.18%的杰出青年基金、45.92%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7.78%的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0%的海外及香港澳门青年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任务。这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为地质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三是高等地质教育更好地服务了社会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地质教育的服务面进一步拓宽,从面向部门到行业到社会。地质类专业人才的服务领域也大大拓宽,不单是传统的地质找矿,而且转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地质工作,即为大地质、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服务,涉及工业、农业、能源、材料、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高等地质教育服务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是:首先,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等地质教育的领导。办学方向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是高等地质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走中国特色的高等地质教育发展道路,才能保证高等地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只有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才能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其次,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地质教育的发展规律。高等地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地质人才的事业。高等地质院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高等地质教育规律,切实提高教师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意识贯穿于高等教育办学全过程,不断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不断引领学生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使学校真正成为培育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再次,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构建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高等地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高等地质院校要继承和发扬自身的优良传统,不断凝练地学学科优势,持续扩大地学延伸类学科的特色,形成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学科群和大学精神,学校才能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从而为推进高教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