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革”荒漠到文化绿洲
几乎与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同时,我国内地第一个音乐茶座在广州东方宾馆的花园餐厅里应运而生,一些当地歌手登台演唱,成为我国文化娱乐舞台上经营性演出的先声。虽然,这种新的文化娱乐方式刚一露面,便在社会上引起纷纷议论,却大受群众欢迎,广州不少宾馆酒店也纷纷效仿,一年后,广州全市的音乐茶座便达到75间,座位数超过了当时广州所有戏院座位的总和。
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 |
许多改革开放的亲历者,都还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文化艺术界发生深刻变化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短篇小说《班主任》、话剧《于无声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等为代表的文艺作品,深刻地表达了亿万中国人迎来新时期的喜悦心声;令人耳目一新的流行歌曲《乡恋》、结集重版的曾遭禁锢的文学作品《重放的鲜花》等一批文艺作品,虽在一些人尚未适应的社会文化新环境中曾引起争论和困惑,但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中,文化领域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迅速得到改变,忽如一夜春风来,文化园地呈现出令人欣喜和振奋的姹紫嫣红。
改革开放早期的1983年,首次亮相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歌唱家李谷一应观众要求现场即兴演唱曾遭非议的歌曲《乡恋》时,眼里闪现着激动的泪光,人们对于新时期新文艺的强烈渴望,在她的歌声中得到展现和满足,这首曾被一些人看作“黄色歌曲”的《乡恋》,由此成为中国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1984年李谷一再次亮相春节晚会时,她演唱的“春晚主题歌”《难忘今宵》,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和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一个歌唱家唱过的两首歌,在三十年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沧桑巨变中,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也是这巨变的最好印证。
无论是亿万人民群众,还是广大文艺工作者,都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深切感受到一种新生的喜悦和奋进的激励。直到今天,许多作家艺术家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79年秋天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所作的《祝辞》中关于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建设发展的论述仍记忆犹新:“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正是这些光辉论断,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发展确立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时代。
在希望的田野上放声歌唱
三十年来,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一路同行的文化建设,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对这一历史巨变的记录和讴歌,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春晓的鸟啼、夏日的流泉、秋季的硕果、冬天的恋歌。文化建设以它特有的方式,引领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抒发奋发向上的时代心声,记录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用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曲艺、报告文学、音乐、舞蹈、摄影、美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竖立起一座座成为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里程碑。
将近三十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但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至今还时时会回响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问世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那优美动人的歌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词作家晓光和作曲家施光南在这首歌曲中的一咏三叹,激情、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亿万中国人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由衷赞美和无限期望,一经问世,就迅速地响遍大江南北,传唱至今。
深情赞美希望的田野,在希望的田野上放声歌唱,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用这金色的经线和纬线,织就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壮丽图画。今天,回望三十年间中国文化建设历程中的一个个深深的脚印,能够用笔墨记下来的,仅仅是留在人们记忆深处最为深刻的那些部分――歌剧《原野》、《苍原》等;话剧《虎踞钟山》、《立秋》、《生死场》等;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戏曲《曹操与杨修》、《牡丹亭》、《程婴救孤》、《巴山秀才》、《廉吏于成龙》等;流行歌曲《军港之夜》、《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前门情思大碗茶》、《青藏高原》等,小说《天云山传奇》、《哦,香雪》、《平凡的世界》、《红高粱》、《青春万岁》、《穆斯林的葬礼》、《秦腔》等;美术作品《父亲》、《西藏组画》、《暖冬》、《秦隶筑城图》、《马背上的民族》等。
伴随春天的鸟啼而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重在建设、锐意创新,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的时代大潮。在广大观众十分熟悉和喜爱的戏剧、戏曲艺术中,一批剧作家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和诠释历史故事,给传统戏剧舞台注入了令人深思和震撼的艺术活力,一些话剧和戏曲导演在各自的艺术创作中,或将戏曲程式化的精髓引入话剧创作,或在戏曲创作中植入话剧观念和时空处理,使话剧和戏曲这两个艺术品种相得益彰,都在新时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建设也呈现出精品、人才迭出的可喜局面,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艺术节、昆剧艺术节、全国舞蹈比赛、全国杂技比赛、全国声乐比赛、全国美展、中国油画双年展等活动的举办,推动一批精品佳作脱颖而出。据统计,1991年设立国家级文化艺术奖项“文华奖”以来,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各级数百家艺术团体的90台剧目荣获“文华大奖”,450台剧目荣获“文华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重大文化工程的实施,成为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讴歌新时代、服务人民群众的崭新平台。
文化建设步入新的历史起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文化建设带来的最为深刻的变化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催生了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国家统包统管文化事业的模式逐渐打破,公益性文化事业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代号召,使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踏上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中国文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起点。
当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更加关注社会进步和心灵世界的时候,文化建设、艺术创作也通过“三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美术馆免费开放等措施,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文化成为引领人们不断创造和进取的精神号角和旗帜。据统计,仅2007年,全国各级艺术院团深入农村演出就有5108万场次;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系列文化活动中,国内的140多台优秀剧目、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56台剧节目相继在北京演出600余场,成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种类最齐的舞台艺术的集中展示。
与舞台艺术创作、演出繁荣发展同步,三十年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逐步得到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其中,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20亿元,地方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数字资源量已达到68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各地自建、共建的基层服务点已超过61.4万个,文化共享工程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上的差距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踏上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等硬实力的增长,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加受到全社会关注,文化的复兴成为民族复兴的核心内容。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工作。国务院自2006年起
设立“文化遗产日”,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全社会的文化自觉。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080处,几乎达到前五批数量的总和。西藏布达拉宫、故宫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程、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的考古发掘与保护、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文物保护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1987年中国的第一批6项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我国至今已拥有世界遗产37处。据统计,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底,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只有349个,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文物系统有博物馆1722个,增长了近4倍,加上各类博物馆,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超过2400个,初步形成了门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不断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逐步建立,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28项和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77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省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设立,探索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取得了可喜进展。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当人们回望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壮阔历程时,或许正像《春天的故事》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一样,是在用心声和歌声抒发对三十年沧桑巨变的赞美和讴歌。中国文化建设三十年的发展繁荣,也正是这样一个春天的故事,唱响的也是一首响彻云霄的动人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