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的“定向职业生涯规划”、中年级的“就业能力修炼”、高年级的“职业人转折衔接”……今年年初,一套体系完备、设计严谨的“生涯规划”课程走进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课堂,该校1000多名大一学生率先开始接受了“生涯规划”系列课程的试点教学。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对该系列课程好评如潮,课程满意度测评高达98.
入门,修炼,再出师
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将其与传统公共必修课等置于同地位。南京师范大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开设生涯规划系列课程对每个学生而言很有必要。
“大学是什么?在我看来,大学就是让学生感到差距,并能够有意识地寻找资源,弥补差距的地方。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教学生如何找到差距,如何寻找资源,如何弥补差距的课程。”南京师范大学“生涯规划”系列课程的设计者和执行人顾雪英副教授介绍说,“生涯规划”系列课程着重于大学生的“职业定向”和“能力修炼”,通过“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选择决策”三个模块的辅导,帮助大学生知己知彼,并习得一定的选择决策技能,从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并制定“成长档案”,纳入必修课成绩考核。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学生的大学生涯来个全程覆盖,这就是一个‘入门,修炼,出师’的过程。低年级的时候有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算是入门;中期则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自我提升,是修炼;高年级时,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形势,明确目标,完成人职衔接,是出师。”
带着目标方向上大学
“大学生活开始一段时间,很多新鲜事物刺激着感性的神经,让人兴奋,但由于大学不再像高中那样,有‘升学’这根无形指挥棒的牵引,迷茫不断地爬进我的脑海。四年的大学生活,我该怎样把握好自己呢?”这是很多大学新生的困惑。
象牙塔对于每一位大学新生来说都是新鲜而刺激的。然而,兴奋之余,不少新生却陷入了困惑和迷茫,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了宝贵时光。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们认为,打消这种困惑和迷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带着目标、带着方向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从专业文化课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多方面为四年后的工作做准备。
很多上“生涯规划”课的学生纷纷表示,课程给他们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该校商学院学生陈浩告诉记者,“‘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的路要自己走’的道理我在上大学之前就懂了,但是对于具体要往哪里走,怎么去走,却不是很明确。有一段时间,我成天忙着考各种证书,高级文秘证、驾照、高级口译证、会计证……是证就考,但也不知道考了有什么用,累得要死,还感到焦躁和迷茫。上了生涯规划课程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兴趣和性格,确定了考研的方向,我的学习有了目标,少做了很多无用功。”
打破就业坚冰由规划开始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以每年20%左右的比例增长,屡创历史新高,今年就达到559万人,而全社会预计新增就业机会仅为800万个,比计划提供的就业机会少200万个。这一升一降之间,更为本已被专家称为结构性就业难的就业市场增添了几分逼人的寒气。
目前,大学生职业目标相对模糊,对自我缺乏认知。南京师范大学认为,目前在校学生应把职业规划的重点放在职业定位上,“了解自己适合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能够做什么,同时了解外部环境有哪些岗位,这些岗位又有哪些需求,两者结合起来。这些自我分析和外部分析应该在未出校门前做好。”
在此基础上,南京师范大学建议学生在大一时就从学习的基础课中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所学的专业,为职业定位做准备。一旦发现不适合,应当抓住大二时转专业的机会,或选修适合自己的专业,甚至去校外进行相关的资质培训等,积累一些经验,拓展自身知识结构和经历。另外,对于目前大学生过于强调掌握面试的各种技巧,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认为,这对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并没有好处,“面试时掩盖了自己不适合的地方,在以后工作中暴露出来,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听了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的分析后,我觉得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否则大学时光很可能虚度。”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系营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王同学说,“我请教了学校的创业指导老师,他根据我的性格和家庭背景,帮我分析了所读专业的优劣势以及适合发展的职业。现在我求职的目标变得十分明确,而且还让我明白了求职要‘不随便牵手、更不随便放手’的道理。我相信我今后的职业生涯会走得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