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讲“活”党的创新理论

2008-12-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劲松 特约记者 刘国顺 通讯员 严满伟 宋 我有话说
“在如今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学员为什么还能坚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还能深入人心?”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党委一班人坚定地回答:“因为我们讲的是‘活’的马克思主义”。

用大众化语言化大众

为了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讲,进修系教授屈明买来2000多元的资

料书籍,做了数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凝聚成10万字的多种“版本”讲稿:“A版本”面向干部和知识分子,条分缕析,理论性强;“B版本”面向企业员工,解疑释惑,振奋人心;“C版本”面向社区群众,联系实际,通俗易懂。不论是对干部和知识分子,还是对下岗职工、打工一族,屈明均能侃侃而谈,深受欢迎。

2007年8月上旬,一则南京市房价创下历史新高的新闻受到社会关注。为此,蒋建新教授应邀在鼓楼社区作《拨云见日,为时不远――破解房价上涨之谜》的专题报告。

“蒋教授,我儿子今年要结婚,这房价再涨,婚事怕也跟着‘黄’啊!”一位大婶提问,“我们是工薪阶层,收入本来就不高,这可咋办啊?”

蒋教授引导说:“大家都是南方人,都坐过船吧?那一定都知道水涨船高的道理。现在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就像一条水量越来越丰沛的大河,但河水多了河道却没拓宽,所以船(也就是房价)就随之越行越高。面对这种情况,大家说当务之急是什么?”

“疏浚河道,拓宽堤坝呗!”

“回答正确!国家现在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的变革,就是为了把河道拓宽,把多余的水疏导出去,把堤坝再加固,经济不过热了,各种制度健全了,水位降下来了,船也就行稳了。所以,这位大婶您可千万别担心,房价下降,为时不远了!”

“面对面”地交流,“心贴心”地沟通,让人们心里仿佛装了明镜似的。

让理论之树常青

2001年,教员何怀远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一兵教授,攻读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的博士生。何怀远由反思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得失开始,走上批判和超越生产主义的研究道路。

通过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系统梳理国内外学界对“生产主义”和“生产主义批判”方面的研究成果,何怀远创造性地提出批判和超越“生产主义”的重要理论――物质生产的“三维价值论”:物质生产的人本价值论、经济价值论、社会价值论,提出构建科学发展的价值维度,并把这个研究课题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

当时,在我国许多地方,GDP崇拜成为风尚,反思物质生产、批判“生产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面临着巨大压力。但何怀远顶住压力,完成了论文的研究撰写。2005年底,《发展观的价值维度――“生产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一书,被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术著作出版。

参加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的110多位专家学者,今年11月6日齐聚南京政治学院,共商“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在学院的教学成果展览大厅里,一项被誉为“理论教学园地奇葩”的成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体系》,格外引人瞩目。这项包括课程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科研体系和实践体系四个子体系的成果,1997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还行不行”、“社会主义还能走多远”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疑问时,南京政治学院的政治理论教员们挺立潮头,在“西风”呼啸中举起旗帜,他们默默地构建一项宏伟工程――邓小平理论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地研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文献和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他们编写出国内第一本20万字的教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概论》,在全国高校第一个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此后,学院历届党委班子率领数百名政治理论教员,咬定青山、凝心聚力,相继构建实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学体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体系呕心沥血。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课题组今年5月召开“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研究译丛”发布会,会上,由数百本译著叠制起来的巨幅图案成为一大亮点,而构成这幅图案主体部分的《理解马克思》一书更是格外醒目,成为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这本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著作,是学院10位平均年龄36岁的青年博士团队集体攻关的成果。在大会主席台上,这个青年博士团队掷地有声,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把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把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化。

磐石般坚守阵地

一次,在讲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时,有学员问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张凤奎教授:“有70多年历史的苏联都垮掉了,您还信社会主义吗?”“社会主义究竟还能存在多久?”

这一发问在张凤奎心头久久萦绕,要说服学员,首先得说服自己!张凤奎勇敢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信念学,他奔波于各大图书馆和书店找寻资料,搜集整理相关文章4万余篇,自费购买阅读200多本书籍,建立起系统科学的社会主义信念研究体系,找出影响信念的规律和研究办法。2003年5月,张凤奎撰写的国内第一部《社会主义信念学》终于问世。

一位毕业学员曾这样说:“在南京政治学院,‘信念’是能看得到的!”今年3月,南京中山北路上一座宁静的部队小院骤然热闹起来,进出离休教员姚子?家的客人络绎不绝,大多是慕名上门为自己孩子“讨”书的群众。

什么样的书有如此大的魅力?当我们翻开一本装帧简朴的书信集――《跨越代沟的心声》,当我们一步步走近姚子?,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久久升腾。

前些年,在南方工作的外甥给姚老的来信中,流露出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不满,有的思想很偏激。姚子?便通过书信与外甥展开关于什么是真正的人和真正的人性,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过时了,社会主义是不是已经成为“世纪的绝响”等问题的探讨。

在和外甥的长期通信中,姚老感到,外甥的思想困惑,在广大青少年中有普遍性。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末来,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自己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的职责,便萌发把和外甥的通信整理成一本通俗读物的想法。

今年已经81岁的姚老,早在6年前就身患食道癌,不能像常人一样吃饭,只能靠吃流食维持;不能像常人一样睡,只能半躺半坐着睡觉。姚老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3个多月里,一边输液,一边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18万字的书稿。

姚老几次因为过度劳累而生命垂危,亲人和朋友对他说:“你这是拿生命开玩笑呀!”姚老动情地回答说:“我就是要赶在死神的前面完成心愿。”

终生为真理献身,是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教员不变的信念。一次,一位出版人指着唐志龙教授的专著《思想政治工作哲学》说:“这本书写得不错,但在市场经济时代,最好是把书名中‘政治’这两字去掉,淡化一下政治色彩,上市才好卖。”而唐志龙回答说:“我就是研究政治的,丢掉这两个字,我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了!”的确,在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院校更要讲政治”,是每一位南政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