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管理学教育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2008-12-2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管理学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四所管理学院之一,在2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该院在现代中国管理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实践,初步建立起了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善的管理教育体系。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管理教育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本报理论部日前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看中国管理教育的变迁与发展”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我国管理教育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管理教育模式进行了认真总结,另外也指出了我国管理教育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本报今日摘发部分与会学者的论文,以飨读者。

任重而道远的中国管理学教育

于渤

改革开放后管理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管理教育源远流长,自战国时代就有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它强调肩负国家管理责任要从个性修养入手,并从治理好一个家庭开始。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管理教育发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发展迟缓。新中国成立后,管理教育在我国也经历了几起沉浮。中国的管理教育真正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起步、扩张与提高三个阶段,我国的管理教育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建立起了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备的管理教育体系。目前按照教育部的分类标准,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与管理、图书档案学等5个学科门类,培养层次涵盖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MBA、EMBA、MPA、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教育层次。

管理学科是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目前已超过农学成为中国第四大学科。2007年,管理学本专科学生的招生、在校和毕业生数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学生总数的19.7%、18.6%和17.4%;研究生招生、在校和毕业生数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学生总数的11.5%、11.3%和11.0%。目前,在全国高校专任教师队伍中从事管理教育的教师占6.4%,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65%。开办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572所,设置了一批紧密与市场经济接轨、体现全球化趋势的专业与课程。改革开放30年来,管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推动中国管理教育的发展主体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也见证和参与了中国管理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

从历史渊源和学术传统的角度考察,我国的管理教育可分为三类:源于计划经济时期财经院校传统的管理学教育;源于工科院校传统的管理学教育;源于经济学传统的管理学教育。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管理教育就源于工科院校传统。上世纪40年代,哈工大建立了铁路管理、工程经济、东方经济等专业,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工程经济系是哈工大管理学院的前身,它是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中最早建立的管理科系,在借鉴国内外特别是前苏联管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组建了当时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在学术研究方面,工程经济系1952年就开办了管理类研究生教育,培养出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在当时工程经济与管理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哈工大管理学院多次受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的委托,举办了多期师资和管理干部培训班,为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管理专业师资,并为国家部委培养了大批管理干部。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工程经济系和管理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成为我国首批建立的四所管理学院之一。经过2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哈工大管理学院在现代中国管理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实践,办学规模与实力逐步壮大,初步建立起了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善的管理教育体系。目前涵盖管理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体系,四个一级学科,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工程与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包括MBA、EMBA、MPA和工程硕士四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2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综合评估中排名第三,目前有学生近四千人。

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是管理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国转型经济的实践为中国管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鲜土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改革开放及经济全球化使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动,加之组织内部从人的观念到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各种因素都对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管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信息化刚起步时,哈工大管理学院就在国内较早创立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1981年黄梯云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管理信息系统专著《企业管理信息系统》。20多年来,该专业不断跟踪世界前沿,成为中国信息管理领域的排头兵。以管理学院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参与了中国三峡工程公司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六年间创造直接效益两千多万元。学院完成的国家“十五”重大攻关项目――“基于ERP的电子商务软件成果”,是国家863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获欧盟认证。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哈工大管理学院是我国较早采用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的院系,完成了多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近年来,哈工大管理学院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航天,面向国防,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已形成多个研究方向,重点建设了企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环境下的建设与房地产管理理论与方法、管理系统分析与优化、管理有效性的理论与方法、国际制造战略、风险与技术管理等六个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构建中国管理教育体系是管理教育的中心工作

高水平的管理学院应分析历史条件,结合办学基础,明晰学科定位,才能从理论层面、内容层面、师资层面、资源共享层面建立功能明确、结构合理的管理教育体系。此外,管理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应该用严谨的科学推论和规范的研究方法去丰富和发展管理学理论,推动理论创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哈工大管理学院通过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制度建设激励学者秉承“为求知而求知”的科研精神,取得原创性成果。管理学院先后出台了数项论文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原创性成果。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管理有效性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理论体系”,有效解决了管理绩效评价中的难题,该成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鉴定为优秀,基于该研究成果的管理有效性评价软件在中组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大庆石油管理局等单位使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次,主办特色鲜明的学术期刊,依托我院主办的《管理科学学报》与《公共管理学报》,专门发表管理学领域前沿学术成果,进行管理教育的学术传播。这两个杂志都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定为A级重要期刊。我院主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自199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6届,成为中国管理学界的重要学术阵地。会议论文历年都得到ISTP收录,2006年又被EI收录。我院从2003年主办的“建设与房地产管理国际会议”已发展为序列性国际会议,会议论文集均被ISTP全文收录检索。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明确了培养层次的不同目标,强调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的异质性。对于本科生的管理教育强调管理知识的一般性,培养学生未来从事管理实践的基本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发挥我校的工科优势,强调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只有掌握必需的工程技术知识,才能在管理实践中有所依托,个人发展才有后劲。对于硕士研究生则实行了学术性和应用性两个层次的培养模式。对于博士研究生,我们定位于为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从事管理研究和教学的学者,鼓励其在学术界做出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对MBA及MPA,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制定不同培养方案,对他们的培养定位在通过学习提升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成为未来领导者的潜质。对EMBA学员,着眼于培养其系统、深邃的战略思维,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统揽全局的水平。

如何建立分工清晰,功能完善,运行顺畅的管理教育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在管理教育中,我们不仅强化管理知识的传授和管理技巧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主体教育、终生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加以贯彻。

立足现实,打造特色,彰显比较优势

实现管理教育的快速追赶,必须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环境,探索打造自已的特色,形成中国管理教育的比较优势。我们认为,中国管理教育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鲜活的第一手素材。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通过长期的积累与探索,在管理教育理论层面上有重大突破。

管理学科是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理工类见长的学科布局为哈工大管理学院探寻新的理论增长点提供了有利环境。目前,我院正积极探寻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有效模式和途径。例如,由我院承担的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技术、政策与管理研究基地,就涉及技术、管理、经济等多个学科。

在科研团队建设中,我们把培养学术团队领军人物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于培养一批具有深邃学术远见,能洞悉学科前沿发展,具有领导才能的学术领军人物,实现管理理论的集成创新。

我们还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1954年我校成为国家首批建设的6所重点大学,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政府三方共建,确定为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经过211工程与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哈工大已发展为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大学。

坚持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

管理教育的国际化是今后管理教育的普遍趋势,它可以体现为管理教育理念的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国际化、师资配置的国际化等各个层面。我国的管理教育必须坚持与世界接轨,管理学教育与研究从本土化向国际化的过渡已成为大势所趋。我们认为,在目前的转型阶段构建中国的管理学教育体系,需要将本土化与国际化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现实条件,建立一个管理学发展的有序体系,使理论与实践能在这个体系下健康高效发展。

结合哈工大管理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上世纪50年代正是依靠前苏联专家的帮助和老一代管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我们建立了在国内理工科院校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工程管理教育培养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注重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与往来,1979年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日本工业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进行了接触,与世界名校的交流拓宽了我们的眼界。近些年,我们更加大了国际交往的力度,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现在我院已与美、英、德、法、俄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学术合作与往来。这既促进了我们学科水平的提高,也改进了人才培养的模式。

同时,我们也注重管理教育的本土化。管理是与一国的文化和制度密切相关的,具有所在国家或区域的特征。管理教育模式与该国的文化、制度特别是教育传统、公司治理结构、典型经理人员的职业生涯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我们认为:中国管理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应同时进行,没有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国际化,不可能培养出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合格管理人才。我们的方针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特色”。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仍任重而道远。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建立学科清晰,范式清晰,方法清晰的管理学教育体系,从而带来更多的管理学理论创新?如何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解决好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何在共性传承中彰显我们的个性?如何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更好地推进管理学院运行体制的改革?这些都是富有挑战性的重大问题。我们愿与同行们一道,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国管理学教育的发展。

(作者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我国MBA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周三多

MBA教育是管理教育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MBA教育首先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探索思变阶段。到1991年,全国共有9所大学进行了MBA的试点,但开始几年试点的效果并不理想:第一年,9所学校MBA的招生人数总共才86人,之后的几年也发展得很慢,每年招生不足千人。1994年12月成立了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即MBA教育指导委员会。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重点分析了为什么MBA 教育从1991 年到1994 年发展得那么慢。与会者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当时的入学考试制度不适合MBA教育的特点,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当时我国的企业管理干部主要是工农干部,知识分子当厂长的很少,不像现在很多人都是硕士、博士。经过研究,与会者提出一个意见:吸取美国MBA入学考试(GMET)的考试方式,建立一个新的MBA入学考试制度。随后便成立了MBA入学考试问题研究小组,当时由我担任组长。此后的两年里,我们先后举办了很多次MBA考试方案讨论会。经过反复修改,1995年9月在南京大学召开了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试点院校的院长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讨论并通过了我国的MBA考试方案,将其命名为GRK考试,并建议在1997年的MBA入学考试时启用。

MBA考试方案的制定有几个成功的地方:第一,新方案有利于确保考试质量、考生质量,有利于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有利于企业和部门有能力的中青年管理干部入学,保证了MBA的入学质量,规范了MBA入学考试要求,抵制了考试中的不正之风。第二,创造了MBA各个试点院校和考生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第三,树立了国家MBA教育的新形象,统一的标准能够和国际接轨。第四,开创了中国MBA教育发展的新纪元,基本满足了中国经济之后十年的发展中对管理干部的要求。1997年,全国MBA招生人数升到5117 人,2007 年升至22736 人,2008 年约3万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这几年MBA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招生人数不断增长,累计招生人数已达21万人;举办MBA教育的学校已从1991年的9所发展到127所;从2002年10月实施EMBA教育,让企业的CEO采取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入学,不用通过联考,但对考生的实践经验要求更高一些,为高层管理者创造了系统接受工商管理教育的机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胜任MBA教育的教师队伍;各个管理学院的办学硬件设施有了极大改善――现在我国许多高校MBA、EMBA教育的硬件设施可以跟美国一流大学相媲美。

但是这种方案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第一,MBA教育还没有成为工商管理教育的主体。管理教育是为了培养管理人才。经过50年的管理教育实践,我深深感到,从本科培养管理人才是行不通的,不管是清华、北大、南大还是哈工大,本科毕业生直接到企业或政府部门工作,基本上是不能很快适应的。管理教育必须经过MBA教育,即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企业先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回来读书。本科专业是什么无关紧要,数学、计算机、机械制造、化工都可以,因为管理人才需要多学科交叉,否则知识面会有局限。哈佛大学商学院就没有本科,他的MBA学生各个学科都有,这对于培养管理人才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二,MBA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我曾在企业工作了三年,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对后来的教学生涯很有帮助。但现在有很多MBA教师没进过企业的门,不知道车间主任、厂长、经理是怎么当的。此外,在教学当中还缺少实践环节,管理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在教室和机房里培养的,最多能搞点模拟,但也只是战略决策模拟,内容很空。

第三,大部分学校的大部分课程中,案例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是点缀,通常只是教学中间有案例,而不是通过案例来教学。

第四,教学和研究缺乏创造性,很多教师忙于短期的功利性活动。虽然现在我国的MBA教育比比皆是,但真正有管理学大师的学校凤毛麟角,因为教师们坐不下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缺乏不朽的管理学著作、文章。

我认为,办好中国的MBA教育要有9个要素。第一,要培养出真正的大师。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有很多伟大的企业轰然倒下了,同时又有很多不起眼的企业茁壮成长,这其间必然积累了许多管理学经验。但是,我们并没有深入地去研究,特别是高校的教师、学者,至今仍未就中国企业的经验教训做出有份量的著作、文章。不像日本,在经济崛起过程中能产生《丰田生产模式》那样的书。那种能够改变世界管理学面貌的著作,中国现在还没有,不是实践里面没有,而是我们没有把它提升到这样的理论高度。第二,管理学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我主张要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第三,MBA教师结构要多元化,反对封闭。第四,MBA教学要提倡创新,不断开设实践需要的课程,抓住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讨论,每年课程要有20%-30%的更新率。第五,努力加强MBA品牌建设。第六,保证MBA生源质量,把好生源质量关,使来读MBA的学员真是管理的料,不是来混个文凭。第七,要加强对学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帮助。第八,加强对商学院的管理和MBA项目的管理,使管理学院成为管理的典范。第九,探讨MBA教师评价体系。

(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科学基金促进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

陈晓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管理科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在上世纪50年代初进行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工科院校中全面砍掉了管理类专业。“文化大革命”彻底否定管理科学是一门科学,致使高等院校中有限的管理类专业也被彻底停办了。

事实上,改革开放前,自然科学家与工程科学家承担了发展我国管理科学的历史责任。上世纪50年代初,一批从西方国家回国的具有系统工程、数学、运筹学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专业背景的科学家,如钱学森、华罗庚、许国志、刘源张院士等,认识到管理科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高瞻远瞩,利用当时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创了我国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从事管理科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华老曾带领一批数学家在大庆油田、黑龙江省林业部门、山西省太原铁路局、太原钢铁厂等生产部门推广统筹法、优选法,推进企业生产管理,抓科学管理,抓产品质量,并取得成功。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系统工程科学家,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运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推动我国“两弹一星”等导弹和空间事业大型工程的项目管理,以及科技管理,为我国的定量化管理和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自然科学家与工程科学家出于对国家的高度使命感,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推动与发展我国管理科学的历史责任。1956年中国科学院就成立了运筹学研究小组,许国志院士、刘源张院士编著了中国最早的《运筹学》,华罗庚编著了《统筹法》,向全国推广数量管理,在纺织生产管理、水文水库管理、邮电投递与电信管理以及建筑、运输、冶炼、医药、商业等部门的管理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成为最早建立并从事管理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单位之一。而后,又逐渐分出和组建应用数学所、系统科学所,以及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所等从事管理科学研究的科研单位,集中一批具有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知识背景的科学家,从事管理科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在理工科院校成立了众多管理学院、管理系和专业。这些专业的入学考试、课程设置、学位授予均属于大学理工科范畴,它们和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为研究基础的管理研究单位构成了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主体。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1981年国务院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建中科院基金局具体负责基金工作。中国科学院有从事管理科学研究的院所,有一批从事管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以基金资助管理科学研究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自然科学基金对管理科学研究发展的资助力度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管理科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独领风骚的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推动了工商管理学科与MBA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崛起与发展;第三阶段:2000年起公共管理学科与MPA教育一同蓬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都对公共管理包括政府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应急管理等提出了社会需求,我国管理科学进入了各学科全面(并行)发展时期。

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管理科学的支持力度也不断扩大。这主要体现在:1、学科资助体系设置齐全,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宏观管理与政策三个学科(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管理科学是广义管理科学,特指在中国管理学科发展与社会现实中逐步形成共识的一种管理知识体系。目前在中国学界,被称为“管理科学”的学科通常即指广义管理科学,即通过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资助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工商管理学科主要资助以微观组织(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及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基础研究,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是研究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宏观政策和实施综合管理行为规律的学科群。

2、基金项目类型齐全、形成了合理的资助格局,为学科发展提供保障。管理科学部虽小,但项目类型具全;基金委自2007年起将基金项目确定为三个系列,一是研究项目系列:坚持创新导向,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加强合作研究;二是人才项目系列:蓄积后备人才,稳定青年人才,扶植地区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三是环境建设项目系列:加强条件支撑,促进资源共享,增进公众理解,优化发展环境。

3、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资助规模稳步扩大,资助强度逐步提高。1986年学部资助面上项目26项,资助金额48.8万元。1987年管理科学部开始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989年开始资助地区基金项目。1992年,管理科学部对这三类项目资助数合计为115项,资助金额合计400.5万元;2008年,管理科学部三类项目资助项数增至603项,资助金额增至12861.1万元。在扩大项目资助数量和范围的同时,管理科学部还逐步提高项目的平均资助力度。1986年,项目平均资助强度为1.88万元/项;1992年增加至3.48万元/项;2002年进一步提升至13.2万元/项;到2008年,管理科学部三类项目的平均资助强度已到达21.33万元/项,其中面上项目达到23.43万元/项。随着资助规模的扩大,依托单位数量也稳步增加,参加管理科学项目研究的人数也不断扩大。1986年,管理科学部资助了16个依托单位的研究项目,参与项目研究的人数为243人。至2002年受资助的单位和科研人员数量分别提升至110个和2106人。2008年,受资助的单位数量增加到169个,而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数量进一步增加至 4849 人。

4、基金在资助管理科学研究的同时,对提高中国管理教育的水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申请者年龄结构不断年轻化,越来越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加入管理科学基金的申请队伍。对中青年研究者的资助不断增强,体现了“向青年学者倾斜”的资助方针。管理科学部资助项目主持人的平均年龄逐年下降,2008年有近40%的项目资助3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

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不足与展望

总体来看,我国管理科学学科发展的不足表现在:1、学科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深厚的科学积累(基础性工作不足,学科发展不平衡);中国管理科学的历史传承较少,主要还是引入消化西方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工具,跟踪研究为主,缺少原创;2、管理科学研究与管理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学界对实际了解有限,学界与企业界缺乏互动,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社会参与范围窄);3、研究的科学规范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4、国家对管理科学研究的资助尚薄弱,资助体系协调性还比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十一五”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发挥前瞻引领作用、突出中国实践特色、推动实现自主创新。在“十一五”期间努力推动实现三项战略目标:一是奠定在未来10-20年中逐步建立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学科基础;二是显著提高管理科学研究为中国管理实践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完成管理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的总体设计和部分内容建设。

(作者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