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业在改革开放中繁荣发展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30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与改革开放同行、与时代发展同步,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自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30年来,新闻出版业旗帜鲜明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及其研究性著作、普及读物的出版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特殊贡献;坚持“双百”方针,出版了一大批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读物和基础性工具书;坚持“三贴近”,出版了大量面向“三农”、面向未成年人、面向大众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出版物,新闻出版工作的舆论引导水平和服务能力极大提高。
二、不断深化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解放了新闻出版生产力。30年来,新闻出版业进行了拨乱反正、恢复重建、“三放一联”和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集团化建设等几个阶段的改革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新闻出版领域改革力度加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在所确定的35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中,新闻出版单位有21家。我们全面完成了改革试点任务,为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了经验。2005年,总署进一步明确了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出台政策,进行重点攻坚,先后组建了23个出版企业集团公司,180多家图书出版社、上千种经营性报刊成为新的市场主体,30个省级新华书店系统完成了转企改制。全国性民营连锁经营企业已达8家,民营发行网点达10万个。出版、发行、报业上市公司已达11家,净融资达240多亿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出版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三、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30年来,新闻出版业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目标。与1977年相比,我国出版传媒市场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出版由“书荒”变成“书海”,传媒由单一变成多样,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截至2007年底,我国出书品种已由1977年的12886种增长到274376种,总印数达66亿册,市场经销图书达200万种。期刊生产由1977年的600余种、5.6亿册发展到年产9468种、30亿册。报纸生产由1977年的193种、123.7亿份发展到年产2081种、438亿多份。音像制品从1978年的398个品种发展到年产3.37万种。我国电子出版业起步于1993年,到2006年出版电子出版物已达7207种,发行量1.6亿张,电子图书达到160多万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网络游戏产品已有300多种上市,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出版传媒产业总产值直逼万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设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30年来,党和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和新闻出版业发展实际,对新闻出版业实行了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建立“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义务教育教材出版发行、实行科技教育文化“三下乡”,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事业等,为人民群众直接服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实施了总投资百亿元的“农家书屋”工程。目前,已建成各类“农家书屋”3万多家,与民政部共建“社区书屋”6万多家。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组织实施了全民阅读工程,读书节、读书日、读书周、读书月等遍及全国各地,在全社会培育了良好的阅读风气。
五、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不断创新,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30年来,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是社会主义新闻出版、版权法律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历经三次机构改革,实现新闻出版总署机构升级,监管和执法权威增强,逐步明确了新闻出版宏观调控、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的职能定位。三是按照建立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总署率先实施“四分开”,使所属企业脱钩转企改制,转变了职能,在中央机关第一个实现了审批事项“集中办理”,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是锐意改革,在全系统推进以“四大准入”为基础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借助技术手段完善管理平台,走上了科学管理之路。五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累计清理法规100多项,取消和下放了30多项行政许可事项。六是制定版权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版权法规、执法、服务、行政、工作、国际合作体系建设,版权创造、流通、使用、保护的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七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不断净化出版物市场,出版物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正有条不紊地建立之中。
六、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30年来,我们不仅告别了“铅与火”的出版时代,而且还迎来了以数字网络出版、数字印刷为主体的新型出版业态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业传播技术变革的重要标志。截至200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已达到200亿元。截至2007年底,中国国产电子书总量达40万种,规模居全球第一;数字报业迅速发展,国内有33家传媒集团推出数字报纸。实现数字印刷、数字出版、数字传播的历史性跨越为时不会太远。
七、“走出去”战略成效初显,新闻出版业在开放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30年来,中国新闻出版业逐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学会在世界出版大格局中发现商机、开拓市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1986年第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出版业向世界敞开大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兑现承诺,书报刊分销市场已经向世界开放,在出版、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截至2007年,中外合资、合作的印刷、发行、出版企业达2500多家,期刊版权合作50多家,中外图书合作年均600多种;对外版权贸易成交量由1990年的几百种发展到2007年的1.4万多种。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引进输出比例由10年前的15∶1缩小到2007年的5∶1。“对外图书推广计划”顺利推进,已推出1400多种中国精品图书。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闻出版业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八、人才队伍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为新闻出版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新闻出版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级新闻出版行政机关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以及不同时期党对新闻出版工作的新要求,切实推进党的建设。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思想建设、领导班子建设、行业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等都得到了切实加强。
从六大发展轨迹看出版业30年变化趋势
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
30年来,出版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轨迹之一:坚持方向,多出好书。从《班主任》、《伤痕》的发表,到49种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夜以继日地重印和读者通宵达旦地排队购买,《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走向未来从书》等接踵而至,《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直到当代学者大量扛鼎之作,拉动图书市场消费的各类优秀畅销书,都是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好书。
轨迹之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现在,180多家图书出版社已完成或正在推进转企改制,出版传媒业上市公司已有9家,一些优秀的民营文化公司正在合法参与国有出版业企业经营。
轨迹之三:转换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版社与民营书商的交易,与某些文化工作室的合作,特别是资本层面的资源配置,已经初步确定了政策框架和某些模式。
轨迹之四:运用新技术,壮大出版水平。30年前,给一本书安排胶印,往往需要社长下决心,而现在可以三五天出一本书。出版业数字化、网络化传播等是现在讨论的问题。
轨迹之五:持续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最近中华书局的《于丹〈论语〉心得》刷新版权交易记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经成为世界三大书展之一。
轨迹之六: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出版业的人才队伍在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正不断充实壮大起来。
从《读者》之路看改革开放
读者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孟臻
《读者》杂志从1981年期发行量3万册,到如今月平均发行量800万册以上,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占有国内期刊市场三十分之一的份额,28年来累计发行10亿册。一本杂志,成长为一个文化品牌,带动了一系列产业,发展为一个出版集团。《读者》之路,正是30年来,中国期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而探索创新、发展壮大的缩影。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带来的解放思想浪潮,带来了中国期刊业的全面复苏和发展。目前国内有影响的一些大刊如《读者》、《知音》、《故事会》等都是在那时应运而生的。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期刊从最初的几百种发展到9000余种的规模。以我集团公司为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甘肃人民出版社仅有一种期刊,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创办《读者》开始,连续推出新的期刊品种,到现在,读者出版集团已经拥有各类期刊11种。此外,改革开放还提高了期刊出版的质量品质,提升了期刊经营管理水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中国期刊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是期刊业坚定不移的发展之路。《读者》的“品位-质量-效益”之路使我们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带给我们的巨大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
成长在伟大的时代
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
改革开放创造了全新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数代人的命运,我和我带领的雅昌集团,正是得益于这改革开放的春风。
1980年,我通过高考走进了北京印刷学院,从此与印刷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我来到深圳,进入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学习、历练,并获得了出国学习的机会。1993年,我在深圳创建了雅昌公司。经过十五年的开拓进取,一个只有35人的小公司,今天已成为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印刷公司之一。
2004年10月,由雅昌公司印制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荣膺2004年度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唯一金奖。2008年10月,我再一次站在了被誉为印刷界奥斯卡――美国印制大奖的领奖台上。这是雅昌第三次荣获该项金奖。2008年12月,在第二十届香港印制大奖评选中,雅昌第五次获得全场大奖和最佳书籍奖。
在改革开放初期,优质、高级的书籍、包装都要在香港、日本等国家印制,而如今在雅昌,印制技术已与世界接轨,处于领先水平,让老祖宗留下来的印刷术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雅昌成长在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时代,是改革开放让我们坚持梦想,开创自己的事业。我将率领全体员工,为保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奋斗!
改革把中国图书发行业推上发展快车道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佩清
回顾中国和江苏图书发行业三十年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开放搞活为目标,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行体制,其特征是“放开”;第二阶段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探索改革传统体制机制,其特征是“整合”;第三阶段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重塑新型市场主体,其特征是“转型”。
三十年来,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主要变化:
1.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探索改革的实践中,江苏图书发行业的员工逐步树立了市场观念和现代营销观念等。2.国有书店改革向纵深发展。目前,江苏新华发行集团股份制公司即将成立,准备挂牌上市。3.统一开放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5月,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公司的合资组建,标志着我国发行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重组取得了实质性突破。4.业态创新快速升级。自2002年起,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用不到三年的时间,构建了覆盖省内、辐射省外、具备现代书业流通特征的配供服务体系和市场营销网络,连锁网点达1700多个。6.发行生产力极大提高。从江苏来看,2007年同1978年相比,新华发行集团总销售增长170.54倍,人均供应增长65.31倍。
坚持改革开放繁荣上海出版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焦扬
中国30年的发展奇迹,得益于改革开放。上海出版业30年辉煌成果,同样得益于改革开放。
首先,改革开放打破了出版的思想禁锢。1979年1月《辞海》的按时出版,对整个出版工作冲破思想禁区起到了重大作用;1979年6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重放的鲜花》,这标志着出版领域的思想禁锢被进一步打破。
第二,改革开放极大地释放了文化生产力。30年来上海共出版图书100多亿册,出版业的经济效益也逐年增加。上海先后完成了一大批堪称中国第一的高质量、有影响的大型文化工程。如《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等,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国家、小词典”的状况。
第三,改革开放创造了出版的市场化发展机遇。学林出版社在全国率先试办自费出版;译文出版社与法国阿歇特出版集团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刊物《世界时装之苑》;上海书画社开办了艺术品拍卖行;各出版社纷纷尝试利用社办刊物经营广告等。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上海出版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强(如世纪出版集团公司)、好(如大学出版社)、特(如文艺出版总社)、新(如数字出版)、活(如民营出版)。五种出版力量和多种出版模式互为补充,共同发展,正在形成高度繁荣、有序竞争的出版大市场。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京出版界老同志刘杲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最突出的印象莫过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的观念转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具体体现在:一、出版业的观念转变。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取代了过去被扭曲的“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我们全面执行出版工作的任务,包括宣传理论?传播和积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等,突破了过去“出书围绕政治运动转”的狭窄空间。二、出版物的观念转变。我们确认了出版物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三、出版功能的观念转变。文化建设是出版活动的根本功能,它体现在多出好书上。四、出版单位的观念转变。我们确认了出版单位是生产精神产品的企业,出版业是一项文化产业。五、出版市场的观念转变。例如由国有书店一家经营改为多种经济形式的书店多家经营等。六、出版方式的观念转变。信息传播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的出版方式的发展变化令人应接不暇。七、出版队伍的观念转变。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版家和出版商可以结合。八、版权保护的观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