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但在高校中,大学语文却处在边缘化的尴尬地位,面临诸多困境。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突破。
学科定位是走出困境的关键
大学语文最初定位于工具性学科。20世纪70年代末,针对当时大学生的语
目前背景之下,更有必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阅读经典的目的不在于文字,而在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精神。汉语言文化经典自然凝聚了中华民族圣贤的智慧,传递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那么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就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为学生构建了精神的家园,也符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的要求。
构建以大学语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我们不应将大学语文仅当做一门孤立的课堂教学课程看待。而将其作为人文教育课程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经典的导读,再配合相关人文选修课程和专题人文讲座,并将学生的人文活动有机地结合进来,那么大学语文就会形成了一个系列课程。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将大学语文设置在大学一年级,以史为线串起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经典,介绍作品形成的背景、作品的基本内容、最新的研究成果,并鼓励教师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介绍,以期引起学生对西方文化经典的阅读兴趣。从大学二年级起则开设了相关的人文选修课,也给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解决了学生由于阅读量不足而无法理解课程内容的问题。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搭配好后,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要求,聘请校内外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在选题上应关注当前文化热点,在内容应适合学生的理解深度。同时对于高校学生组织的文化社团,教师适时介入,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文化社团成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样必修与选修结合,讲座和社团加入,大学语文就不再是一门“孤独”的课程,而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以“史”为线架构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目前影响较大的教材按体例可粗略分为两类:一类按文选主旨构架,一类按文化文学发展史构架。而前者体例教材数量较多,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这种教材不适合教学。
将文选按主旨来分类,看似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各方面内涵,有利于大学生的精神成人,而以“史”为线构架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材比较适用于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首先,我们认为文本的解读必须结合其历史的语境,否则极易造成误读。如鲁迅在《青年必读书》中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离开历史语境,我们只能看到鲁迅对中国文化的否定,却无法体会其急于突破传统,立“真人”以拯救中华民族的热切心情。以“史”为线来介绍文化经典,学生的阅读才可以寻根究理。其次,以“史”为线的构架可以给学生一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全貌,学生对历代主要作家和作品一目了然,还能把握思想文化的演进过程,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最后,以“史”为线构架的大学语文教材,对教师而言就可以依据历史分期更合理地分配教学时数,体现了一门课程的严谨性。对学生而言可以在预习时有章可循,易于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也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根据自己对经典的了解,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向,产生最大的阅读效益,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科研教学需形成良性互动
首先,我们应该调整对高校教师的现有评价标准,现行标准会促动教师深入科研,但在科研标准较高且具体明确,教学考核标准偏软的情况下,教师容易忽略教学。我国普通高校大多数为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学校,教学任务仍是主要任务,将教学效果纳入考核的重要指标,并采取措施使这一考核尽量客观公正,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公共课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而造成的科研时间不足的问题要也应受到关注,可以适当降低科研要求以解决这一矛盾。
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在教学中凸显教学特色。我们将大学语文定位于人文教育,其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文、史、哲三个一类学科的内容,即使仅就文学学科而言,也会牵涉到各期文学、语言等二类学科,可见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是很强的,这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有广泛的知识。但广泛并不意味着教师的知识可以缺乏深度,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化,大学生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浮于表面的介绍必定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我们就提倡大学语文教师要自己的研究领域,并用科研推进教学的深入。
再次,在教学中给教师适度的自由。允许教师依据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进行教授,不用统一考试的方式来强行统一教学内容,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考核,人文选修课程的开设也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在有建树的领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也为学生选修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得大学语文等公共类课程的教师教学和科研不再冲突,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了。
(作者系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