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凝聚力量,为了祖国的荣光

2008-1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邢宇皓 我有话说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春天里,诗人舒婷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长诗发出了人们心中深情的呼唤。迷惘、深思与沸腾,一如三部曲,仿佛道出了走出疯狂年代后的中国人对民族精神重建的渴望,而祖国的富饶、荣光与自由,始终是中华儿女殚精竭虑乃至付出生命不懈追求的理想。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30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携五千年文化传统的积淀,迎新世纪的海雨天风,在一次次的洗礼中不断丰富、深化与升华,成为我们整个国家、全体国民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不竭源泉。

30年心路重塑民族精神

“四周全是直立万丈的绝壁,只有通过千尺幢才能进入胜境。风吹、日晒、雨淋,大自然硬是剥蚀出这样一条直立的沟槽……你一级一级地攀登千尺幢,不敢回头,不敢仰望。回头,则深极直极;仰望,则至高至陡……”“自古华山一条路”,但这段文字,不是对这一旅游名胜的赞叹,而是来自1983年《光明日报》刊出的一则长篇通讯,它书写的是5月1日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在华山险道用生命筑起血肉长城,奋不顾身抢险救人的英雄壮歌。然而,就在此前10个月――1982年7月11日,同是来自第四军医大学的张华跳入化粪池救人不幸牺牲,刚刚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生救农民牺牲是否值得”的讨论。

在今天看来,26年前的那场讨论,为后来的“华山抢险”作了精神上的准备,也引导人们对“人的价值”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反思。

“围绕张华救人而引发的讨论,反映出的是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关注。”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分析说,“当时,整个中国刚刚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走出。以往过分简单地强调‘集体’,甚至将集体主义理解为泯灭个性的那种扭曲观念被重新审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每个人都能凸显自己的生命价值,整个民族、社会、国家才能不断进步。但是,在急于追赶世界的焦虑心情下,也出现了浮躁的情绪,这场恰逢其时的公众讨论,让人们修正了一度矫枉过正的认识,开启了民族精神重塑的先声。”

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五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回忆起当年自己第一篇报告文学《腾飞吧,苍龙》感受颇深:“我笔下的主人公是一位部队的科技干部,当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他心中激荡着一种朴素的情感:我们要尽快把被‘文革’耽误失去的时间夺回来!这是当年人们共同的心理感受。当时的报告文学,记录下了一大批忘我工作、勇于钻研的先进人物事迹。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将民族精神概括为――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今天重温这“五种精神”,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冲天的豪情。

在千帆竞逐的日子里,将个体力量和个性张扬融汇在一起,带有新时期特色的集体主义精神被激发出来。由此,“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激荡人心的时代最强音,而中国女排则成为当时彰显民族精神的典范。

1981年,中国女排登顶世界杯,并在随后的几年中成就“五连冠”。“当时,我们还在上大学,”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说:“每到有女排比赛,整个宿舍里都空了。当时电视还不普及,仅有的几台电视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最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电视,那也要站着听声音。”

“遇强不惧、百折不挠、团结一致、顽强拼搏。”这是人们对“女排精神”的总结。

“‘女排精神’鼓舞着人们的信心,给予人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精神力量。”雷颐说,“长期与世界隔绝,对民族精神的发展极为不利――一方面,封闭状态中往往产生唯我独尊、极度自大的情绪;另一方面,当国门开启,国人面对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世界时,巨大心理落差会导致极度自卑。事实上,从总体而言,鸦片战争以来,这两种心态就一直并存于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初期,后一种心态表现得更为明显。此时,中国女排通过顽强拼搏获得的成功,提升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勇气和信心。”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摆脱束缚赢得精神解放的时代。“振兴中华”的豪迈誓言,直面现实、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拼搏之歌,为民族精神的重建注入了刚健的品格,也决定了30年来民族精神生长的基本走向。

在收获与奉献中凝聚力量

“都江堰的一条横幅上写着:‘困难是暂时的,胜利属于我们!’”今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第10天,法国《解放报》这样报道。报道中描述了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地震发生第一天,数千辆自发赶往重灾区救援的出租车、私家车,每天奔赴震中的无数志愿者,在救护现场坚守了三天三夜的大学生,所有人都动员起来……这篇报道的题目是《“中国人民站起来”》。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汶川大地震,令全体中国人为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的这句话作了精彩诠释。而支撑中国人民从地震废墟中“站起来”的,是民族精神所迸发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每一种观念的提出,都会经历激烈的思想碰撞。”雷颐说:“上世纪80年代,各种思想观念的展示与交锋,让人们在多元化的思索中逐渐就一些核心理念达成了共识。比如,面对汶川大地震,尽管人们可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着不同认识,但在‘生命第一’这一最高的价值层面上,无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公民,都取得了高度的一致。”

正是这样的价值已经内化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中国社会组织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民族精神仍然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我们回顾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会发现,当时国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多地是透过行政单位的方式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而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社会组织结构变化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却没有涣散,反而更强了,只不过更多地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志愿者的方式。”雷颐说,“汶川大地震这样突发事件证明,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来自人们内心的需要,是主动、自觉的表达。这种基于同样价值观、志同道合而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更加持久,更能经受考验。这标志着民族精神的一次升华。”

“30年来中华民族不断增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仅来自精神层面,也来自物质层面。”张颐武表示,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的话,90年代则在继承80年代精神传统的基础上,转向较为具体的通过开拓创业、财富积累、自主创新等方式,来激励民族精神。

1993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64字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对民族精神再一次进行了高度概括。

“在这一时期,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由此,民族精神也建立在了一个坚实的物质发展基础上。而物质生活的改善,也使人民更加确信,改革开放之路是正确的,这进一步提升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张颐武说。

爱国主义让我们拥有世界眼光

即将过去的2008年,在所有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时候,中华民族表现出了万众一心、压倒一切困难的强势的一面;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我们展现中华民族辉煌、与世界分享人类荣耀的海纳百川的一面。在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金融风暴中,尽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在处理经济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全世界感到敬佩。”何建明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必须融入到世界之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完善。与时代共进、与世界共融,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民族精神最显著的特点,而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航天工作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是一切时代成就一切伟业的重要力量源泉。”

“当年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后康有为、梁启超提出‘变法’,直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重提‘中国不发展,就会被开除球籍’,都是基于爱国主义。”雷颐表示,30年来民族精神的重建与铸就,“爱国”永远是贯穿其间的一条主线,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这一思考的延续和深化。

2005年4月,胡锦涛在亚非峰会讲话中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同年9月,他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将新世纪的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到新的境界。

“我们的民族精神,正在从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拓展到在世界范围内表现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发出我们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何建明说,“这是从爱自己、热爱中华民族、热爱国家的基础上实现的超越。在全球化中铸造了我们特有的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正在走向从容和成熟。”

近年来,对“和谐”理解的不断深入,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探索……中国人的视野,已经从一个民族的振兴,拓展到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求索。民族精神,也正在超越自身,而寻求为全人类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张颐武表示,“21世纪的民族精神,一方面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开拓进取、顽强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在向更高的人类价值追求升华。这是改革开放30年造就的一个自信开朗的大国所展现出的乐观、平和、负责的心态。这表现在与外部世界平等对话,追求文明之间相互沟通的积极姿态,也表现在对曾经失去的文化传统的提炼与回归。”

“从历史的角度看,30年,只是短暂的瞬间。但是,改革开放30年对民族精神的重建与塑造乃至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向未来,我是乐观的。”雷颐说。面向未来,中华儿女携手同行。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