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2008-12-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我有话说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就是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人民愿望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的时期。从此,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我国的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人民的生活在改革开放中提高。30年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充分表明,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人民愿望。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实际、面对社会主义实际,尊重实践,尊重人民意愿所作出的关键抉择。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国民经济已到崩溃边缘的中国,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说:“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不努力搞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是邓小平同志陪同金日成赴四川访问途中,一口气提出的六个严峻而忧虑的问题。何以解忧?惟有改革。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所作出的战略选择。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我们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与世界紧密联系。邓小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以来,我们党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的国际局势,果断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实行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中国,把我国对外开放推进到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指出:“今天,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回首30年的伟大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正是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转折;正是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正是改革开放,使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正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也正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升。30年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0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党领导人民战胜了一个个严峻考验和挑战。我们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事件,战胜了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

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30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取得了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是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三是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四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建设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大大提升了全民族文明素质。30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正如胡锦涛同志精辟指出的:“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取得进步,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挥了指导实践的作用。正是因为我们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正是因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正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才得以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不断开辟新局面,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以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从胜利走向胜利。

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目前,我国改革开放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压力,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越是面临困难,我们越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在30年创造性实践中艰辛探索取得的宝贵经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是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又为我们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推进改革开放打开了广阔空间。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的新期待,坚持不懈地把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为目的,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继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力求在体制层面取得重要突破。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奋勇开拓。肩负前所未有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风险,我们要牢固树立“五个意识”。一是牢固树立学习意识,把认真学习作为一种精神境界,培养和保持学习的钻劲、挤劲、韧劲,在学习中加强战略思维,拓宽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本领,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强党性,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二是牢固树立艰苦奋斗意识,坚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我们的事业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也要靠长期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在生活日益改善的情况下,要不断增强艰苦奋斗意识,反对和杜绝铺张浪费,树立长期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观念。三是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清醒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清醒估计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困难和风险,进一步抓住和用好重要机遇期,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四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自觉把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国家对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为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空间。五是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密联系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着力于高起点、高水平地改善民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只有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历史过程,仍将面临一场场新的攻坚战。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推进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就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迎来伟大复兴!

(执笔:刘世军李明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