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住宅三迁步步高

2008-12-3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30年间,我家经历了三次搬迁。回想起来,“三”的确是一个吉祥数字,让我这位乡村教师从中感受到“春”的温暖: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教书匠”的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

“黑屋子,土讲台,泥孩子”,

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那时,作为乡村教师,自家的生活也过得非常窘迫。我从1961年开始在乡间教书,在那以后的18年中,每月只能领到34元薪水,以此支撑着六口之家的生活,缺吃少穿不说,住的地方也很窘迫。1969年,我利用假期到岭上开石头,拉回来垒起墙,盖起了12平方米的低矮草房。因房子低,一伸手就能够到房梁,人进门时一不小心就会碰着头。当时连伙房也盖不起,晴天在院子做饭,刮风下雨就到房内做饭。由于烟熏火燎,墙壁变得漆黑,满屋子是尘灰。在春天和秋天里还能将就,到了夏天屋内潮湿、闷热,冬天寒风顺着门缝钻进屋里。就是在这人均两平方米的陋室里,我家整整苦熬了20年。

斗转星移,时来运转,教育迎来了春天。1977年恢复了高考,乡政府和学生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八方抬“教”,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流行语中,乡亲们节衣缩食办教育,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校舍、宽阔的操场,教室里也有了崭新的桌椅。我家也喜事连连,全家“农转非”,吃上“国库粮”,我个人的工资涨了一倍。不久,乡政府为解决教师的住房困难,把原政府大院的瓦房进行改造装修,让给学校的教师住,我分到了70平方米主房和10平方米伙房。搬进新家,老伴看着这宽敞洁净的瓦房,高兴地说:“真想不到,政府会让出办公的地方,给老师住。”

进入90年代,乡村逐步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各村的学校都成为当地最美的地方,教师的待遇也年年提高。我的月工资达到二千多元,是原工资的60多倍。家里每顿饭做四五个菜吃,并注意了营养搭配,水果点心齐全。穿衣冬有暖、夏有凉,四季服装都有好几身。手里有了节余,我家又买了属于自家的新房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水、电、煤气齐全,过上了小康生活。

进入新世纪,乡村教育也越来越红火。花园式的校园、漂亮的教学楼、窗明几净的教室,多媒体教学,乡村教育逐步走向了现代化。尽管现在我已退休,但总是情不自禁地来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心里乐滋滋的。儿子提议我家到城里买新房。2003年我家又在枣庄市中兴花园购置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室两厅的新楼房。进行装修后,儿子又购置了大屏幕彩电和VCD,还添了大冰箱、大空调、席梦思床、硬木沙发、餐桌餐椅、电饭锅、高压锅、自动烹调器、豆浆机,一切家具全换了新的。这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第三次搬家,乔迁新居,喜气盈门,儿子放起庆贺的鞭炮。老伴看到新楼房宽敞明亮,墙壁雪白,窗明几净,室内温暖如春,脸上露出喜悦之色,对我说:“老头子,连做梦也没想到咱们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楼房,用这么好的新家具,真是一步登上‘天堂’了。”我说:“感谢改革开放的时代,使我们国家的教育走向振兴、繁荣,也使教书匠过上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邢兆远采访整理)

人物小传:周庆陛,男,72岁,山东枣庄市峄城区人,1961年毕业于枣庄师范学校,从教37年,曾担任峄城区永安乡中心学校教导主任,两次获得枣庄市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退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