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加工,内含的植酸酶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植酸磷,释放可被动物利用的无机磷;同时,可减少动物粪便中磷的含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以工业发酵方式生产植酸酶时对厂房、设备、能源的投入。因此,以玉米为载体生产的植酸酶直接用于饲料加工,实现了以环保、节能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绿色磷”的梦想,具有巨大的产业优势和应用前景。
据该科研项目负责人、中国农科院生物研究所范云六院士介绍,尽管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主要用于动物饲料,但有关机构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转基因植物风险评估指南》等国际通用的准则,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了安全评价,营养学、毒理学、致敏性实验结果表明,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哺乳动物无不良影响,与非转基因玉米同样安全。而且,实验室和田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玉米中转植酸酶基因能够稳定遗传表达,对农田生态和自然环境无不良影响。
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领取安全证书五个阶段,实行分级分阶段安全评价制度。该项目从2005―2008年先后完成了农业部规定的各项安全性评价试验,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严格规范的安全评价,于2008年12月通过了安全评审,不久前最终获得农业部正式颁发的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据介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还需要经过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审定等一系列程序,并获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后方能大面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