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漫漫黄沙中的火红青春

2010-0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我有话说

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油田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沙漠大油田。13年来,先后有19个省市30个重点院校的500多名大学生,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来到这里。

有一首打油诗,形象地诠释了塔中人的生存环境:“春秋风沙满天跑,夏天酷热蚊子咬,只有冬天天气好,可惜冷得受不了。”

在这样的环

境下,这群70%以上拥有大学学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不但扎下了根,还干出了一番大事业!累计生产原油2000万吨、天然气40多亿立方米,创产值400亿元!而他们平均操作成本每桶不足4美元,创造了国内同类油田最好水平!

他们来自祖国的各地,怀抱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信念,以青春热血为祖国贡献着滚滚石油,贡献着青春年华,谱写出一首首新的青春赞歌。

他们的故事并非惊天动地,惊心动魄,但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火红的青春增添了更加鲜艳的色彩。

塔中作业区副经理成福田是3个国家专利及多个油田公司创新创效成果奖的得主。1994年,成福田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塔中油田的开发建设,一干就是15年。

回忆起塔中油田建设初期那段艰苦岁月,成福田心底油然而生的不是痛苦而是自豪。为了赶在塔中4临时集油站投产之前使站外的30多口油井全部具备开采条件,他和同事在沙漠最热的季节里掀起了油井投产会战的大高潮。夏天,沙漠里气温达到46摄氏度,地表温度接近80摄氏度,火辣辣的太阳把油管晒得滚烫,手套和工服根本抵挡不住油管的高温,连磨带烫,没几天,大部分员工的手和肩膀都起了血泡。但是没人请假,仍是两人一组抬着油管每天走20多公里。两个月下来,不少人累倒了,但30多口油井全部在预定时间内顺利投产了。

熊大贵,1992年从天府之国来到塔里木并选择了沙漠腹地的塔中作业区。之前,四川某地想让他去当副乡长,他还是毅然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并对困惑的父母说:“那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有一支团结和谐、自信激情的优秀团队,那里更需要年轻人。”在塔中,熊大贵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脱去原油中的乳化水是原油初加工的关键,加破乳剂少时,乳化水不彻底分离出来,达不到外输标准,严重时会使管线腐蚀;加多时又浪费破乳剂,还会使污水处理难度加大。熊大贵与同事一起讨论,摸索出科学调节加药量的方法,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约几千万元。

宋军正是西南石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2005年毕业前夕,家人早为他在山东老家联系了舒适的工作。但他还是选择了塔里木,并主动要求到塔中。他曾看过一篇关于塔中作业区事迹的报道,一心想来塔中亲身体验“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4年来,他在塔中拼搏着、进步着,已经成长为技术室主任,还获得1项国家专利。

1998年7月,塔中3号阀组间计量汇管绝缘法兰发生严重刺漏,何孝斌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去倒流程,强烈的油气味熏得他不能呼吸,满屋的油沫淋得他连睁眼都十分困难。这个时候只要有一粒小石子被刺出的油气喷射到任何一个金属部位,就会立即起火爆炸。面对危险,何孝斌没有退缩,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处理了刺漏。

1999年,一个狂风吼叫、黄沙弥漫的日子,王春生在161转油站巡检时,发现原油事故罐呼吸阀的液压油“顶”了出来,如果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呼吸阀开关不灵活并“暴”罐,酿成重大事故。王春生毫不犹豫地迎着风暴,艰难地爬上十几米高的罐顶,果敢地排除了故障。

何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团干部”,与人合作发明了4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塔中作业区提起他,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为了工作,何凌经常放弃休假。孩子想爸爸了,就对着他的照片喊爸爸。好不容易休假回趟远在乌鲁木齐的家,孩子已不认识他了。他拿着照片靠在脸旁,让孩子叫自己一声“爸爸”,可是孩子还是对着照片上的人喊爸爸。

塔中作业区工程技术室主任任今明是2005年塔里木油田公司创新创效成果二等奖、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

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技术创新三等奖的获得者。这样一位塔中优秀员工,在妻子面前却总是“不合格”。他一心在塔中,总是不能按时回家,妻子就在日历本上给他划考勤。在单位的考勤表上,任今明年年超勤。而在妻子的考勤表上,任今明年年缺勤。

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是人生的大遗憾。2005年的一天,已经担任塔中作业区经理的刘明赐接到老家嫂子的电话,说母亲身体不好,刘明赐回不去,只好打电话联系在老家县城医院当医生的同学,让嫂子带母亲去做检查。当听到母亲的病情已是肝癌晚期时,刘明赐独自一人跑进沙漠中大哭了一场。院方说,母亲寿命长则可有半年,短则只有一两个月。刘明赐克制住悲痛,决定先安心处理完手头工作,待女儿半个月后放暑假了,全家再一起回去服侍母亲。没等到孩子放假,家人就打来电话,说“母亲病重速回”。刘明赐赶紧赶回基地,带上妻子、女儿乘飞机往回赶。下飞机已是午夜,刚走出机场,从家人的电话里就传来隐隐的哀乐声。母亲离去了,刘明赐没能在老人生前见上最后一面。

这就是塔中的年轻人,一个英雄的群体。有人说,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最强大的生命是胡杨,最青春不朽的也是胡杨,其实,青春不朽的岂止是胡杨,更有这群石油人!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的人生在找油中轮回,他们被石油浸泡过的心,永远为石油而歌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