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于北京召开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们说,目前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近年来高校的许多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却明显不足。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仅有5%至6%被转化和3%的成果形成产业。这远远不
专家们认为,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激励机制不足。社会科学成果的最终表现并不一定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因而大多数社会科学成果的激励一般停留在成果发表在核心和权威期刊上、学术同行的赞誉上、职称评定上和成果获奖上等。而没有在社会科学与社会、企业、市场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利益结合点,这就使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不能获得市场的更多支持。二是转化渠道不畅。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一般要经过首次转化和再次转化。首次转化,是指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首次发表,包括学术会议交流、学术期刊发表或出版,首次转化一般局限在学术界,范围非常有限。再次转化,是对科研成果的继续挖掘即成果转化,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也可通过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形式表现,而这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很难实施,需要高校和社会搭建平台。专家们呼吁,为高校搭建成果转化大平台,让高校社科成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活”起来。
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教授、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文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杨伟国处长、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孙宝文处长等分别就高校人文社科学术研究机制、发挥学科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研管理新探索、大学科研地位与科研管理创新等发表了演讲。来自全国高校和相关机构的百余名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此次论坛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史秋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柯文进、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李建平等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