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可恋庄村民“不恋庄”

2010-01-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金玉 我有话说

恋庄、恋土情结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始终不变的情结,但近日记者在走访徐州时发现了当地的一件奇事:一个名叫“可恋庄”的80户村民自发找到当地管委会请求拆迁。

为什么“可恋庄”的村民不再恋庄了?带着疑问,记者来到这个名字已经无从考证的村庄。

“现在通过拆迁和重新规划,居住环境更好了,小孩上学方

便,老人在家也能放下心”,“看蟠桃花园,才拆几天,人家都养宠物了”,三言两语中,村民们掩饰不住对拆迁后生活的向往。可是前几年,村民可不是这样看。由于开发需要,有好几次该庄面临拆迁,村民面对拆迁组“寸土不让”,进程一波三折,有的项目甚至因此而夭折。“村民对拆迁工作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他们恋土意识强,有落叶归根思想,更反对拆迁。”距可恋庄村不远的蟠桃花园居委会主任孙超说。

可谁能想到两三年后,变化最大的竟是这些当年死活都不愿离开的老年人!

晚上七八点,记者来到蟠桃花园1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继续探寻可恋庄村民不再恋庄的秘密。广场上,三四百名村民正在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政府每个月给我们一个人将近二百元生活费,基本上不要问儿女要了,闲着没事,也赶赶时髦跳跳舞锻炼锻炼!”一位老太太乐呵呵地说。蟠桃花园物管员宋芬对这种变化感触很深。她告诉记者,健身在这儿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些老年人进入小区后,思想观念变化很快。他们开始懂得享受生活。

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源于对未来的生活有信心。据村民讲,每次拆迁,政府都会按照人均不低于40平方米的标准批房,这就意味着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就能得到两套90平方米的安置房。同时,村民每个月还会有一定的生活补助,并且实行终生制。

“政府的优惠政策是好的,但对于我们来说,提高自身生存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村民朱传虎自从搬入蟠桃花园后,虽然有政府补偿的三处房产,但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用多余的资金投资200万在所在的大黄山镇上办了3个鸡厂,占地38亩,最近又购买了一辆12万的私家车。“晚上你来广场上看看,私家车停的密密麻麻,怎么看都不像是农民的小区!”

透过朱传虎自豪的话语,记者感触很深:可恋庄村民不恋庄,反映了当前农民的新需求。如果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城市人那样有更多的时间唱歌,跳舞,享受生活,可以说这是一种对幸福的追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