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增城: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样本

2010-01-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景华 吴春燕 我有话说

压题图片说明:广州增城广场。(资料照片)

近日,记者在广州增城走访,所到之处青山绿水,景色怡人,一派祥和气象。增城,昔日穷乡僻壤的山区县,如今已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第9位、

年工业产值超千亿元、年生产总值超500亿元的县级市,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

办事情始终坚持算好“三笔账”

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说,增城把科学发展观变为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城乡”的科学发展增城模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坚持科学算好“三笔账”,即有多少群众从中得益,群众能从中得到多少益,群众是长期受益还是短期受益。从2000年至2009年,狠抓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惠民工程,坚持每年为民办10件实事。

增城的科学发展不但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各级领导多次深入增城进行具体指导,现场帮助解决增城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增城人还善于借助“外脑”,成立增城科学发展专家委员会,举办“科学发展南方论坛”,先后邀请100多名专家学者到增城调研讲学和研讨,推进民主科学决策。“我们特别注重学习和调研,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科学决策。”朱泽君说。面对起步初期经济落后、财政困难、信贷危机、财政债务重等问题,增城人“不争论、不埋怨、不推诿”,坚持打基础、造环境、重诚信、严管理、抓服务,盘活闲置土地过万亩。仅2009年就引进优质项目107个,总投资300亿元;1―11月,增城接待旅客1104万人,旅游收入21.62亿元。仅2009年前三个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就达8399 元。

以不平衡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

增城坚持辩证思维,以不平衡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思路,发挥优势,转化劣势,借助强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根据不同区域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将全市划分为南部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中部优化开发的文化生活区、北部限制开发的生态产业区。

回眸2009

为确保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顺利进行,增城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机制,每年将南部工业区税收的10%转移给北部山区,安排山区镇专项建设资金各5000万元,加快北部旅游区环境建设。同时,在干部绩效的考评上,增城打破常规,实行分类考核,南部重点考核工业总产值和自主创新能力,北部重点考核农业产值、服务业产值和生态保护水平,避免了一谈发展就办工业的误区。

实践证明,南中北三大主体功能区互补互动协调发展,南部新型工业区稳健发展,中部文化生活区加快发展,北部生态产业区逐步实现“绿色崛起”。南部以新塘镇为龙头,以中新镇、石滩镇为重点,培育了汽车、摩托车和牛仔休闲服装三大支柱产业。5年来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转移就业率达90%。中部以“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增城广场为核心,整合周边增城图书馆、广播电视中心等资源,形成了文化、教育、卫生等中心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北部山区坚持面线点结合大搞度假休闲旅游,重点建设了白水寨、湖心岛、小楼人家等一批核心景区,2009年1至10月,小楼、正果、派潭的税收大增。

科学干事不搞“拍脑袋决策”

增城人敢想、敢干。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腾笼换鸟”,增城各级领导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既依法依规,又讲究方式方法。“给过渡,留出路”;既充分照顾投资者利益,又妥善安置10余万工人,先后关闭了500多家污染企业。

增城人敢试、敢闯。对中央、广东省和广州市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对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结合增城实际全面创新;学别人的点子,走自己的路子,不搞“拍脑袋决策”。在重大决策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双轮驱动”。政府重在主导发展方向、发展理念和发展规划,做到花了钱要办好事、少花钱要多办事、花小钱能办大事、不花钱也能办成事。通过商场换广场、企业捐助等方式,政府没花一分钱就建成了增城广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市政设施。同时,坚持精品工程战略,成功打造了广东增城工业园、增城图书馆、初溪水利枢纽工程、职业教育园区等一批精品工程,并以此带动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个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增城率先实施公园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变“在城市里面建设公园”为“在公园里面建设城乡”,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整合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城市处处是公园,农村处处像公园,逐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本报广州1月10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