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灵感来自高原 魅力源于真情

2010-0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梅 我有话说

这神奇之地。野花儿开遍芳草地,高山好似挂上帘幕,黄河宛如呈上净水。这儿是壮美的地方……

这是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对藏地的动人吟唱。如今高原圣洁神秘的风光及广大人民活力激荡的生存境界,激发着艺术家万千灵感。

2009年冬寒时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以青藏高原为题材的展览“灵感高

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登场,与此同时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支持的反映西藏题材的“雪域高原――中国绘画作品展览”也在意大利的米兰和罗马展出,广受国内外关注。

历史华章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这次“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旨在纪念西藏伟大的历史跨越和辉煌成就,既有艺术家在青藏高原创作的精品回顾,也有2009年的新作品及“第十一届美展”中的优秀作品。

展览由中国美协、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美术馆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作品,占参展总量的三分之一,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第二部分为特邀作品,画家以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描绘了新世纪的西藏,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巨大变化和新生活;第三部分为个案部分,着重选择了如董希文、吴作人、叶浅予等有重大影响的美术家为个案研究,令展览兼具艺术高度和历史纵深。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吴长江介绍说,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一代代美术家用自己的作品,表现着青藏高原上的人民和自然风物,创作出这部史诗。每个历史阶段留下的经典作品,都表达了中国的美术家们对于一个时代的思考和情感,也成为60年新中国美术史上辉煌的一页。

灵感之源

青藏高原独特的人文地理资源吸引着众多艺术家。张大千、吴作人、叶浅予等都曾奔赴青藏高原写生;李焕民把西藏、甘孜、阿坝等地作为创作基地;艾轩进藏不下30次;吴长江从1981年起进藏写生20余次,足迹遍布西藏、青海、四川的藏族聚居区;李伯安先后三次奔赴黄河之源,最终倒在自己历时10年、耗尽心血的巨幅创作《走出巴颜喀拉》前……

西藏题材提供的不仅是描绘对象,更是艺术价值、生活方式和态度的选择。大批美术家到青藏高原寻找创作灵感、搜集素材,除了表现那里的大好河山,更重要的是在高寒地域严酷的生存条件下,藏族同胞单纯平静的生活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生命的力量与尊严和心灵的智慧与达观。他们的艺术触及了时代的脉搏和人类的精神内核,而如何观照人与时代是美术家永远的课题。

藏族画家尼玛泽仁认为,这个画展除了展示西藏题材的美术成就,还充分显示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和睦共存的国度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充满活力的生活和发展状态,是美术创作的不竭源泉。

真情为证

版画家李焕民深情地回忆起自己与青藏高原的艺术情缘。他从1953年开始走上青藏高原,至今从未停止,一次次进入当地民众的生活里,以平等、学习、尊敬的态度和藏族同胞一起生活、一起唱歌跳舞。他说:“在水乳交融的生活中,藏族人民以朴实、友好、慈爱,哺育了一代代美术工作者。

当下美术家面临的困境、诱惑与选择越来越多,美术创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与挑战。中国美术应以怎样的方式展示在世界的面前,各民族艺术家对本民族资源如何挖掘与展现,如何将文化的力量熔铸在美术创作之中,是当代美术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此次“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力图揭示一个方向,展示中华民族大家庭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源源不断的艺术创造力,为繁荣中华文明贡献力量,在此基础上的美术创作,才会留存永久的艺术魅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